歷史文章列表

【電影】〈偷畫男孩〉感想

2021-07-04 00:00
    買炙燒和牛風味薯條獲得影音平台免費看一部電影的機會,一時不知道要挑哪一部,結合我的兩種興趣,繪畫與德語,於是選了《偷畫男孩》。一開始播放就感到後悔,配我的零食薯條實在難以下嚥。     戰後的德國,受感化教育的青年「西吉」(Siggi Jepsen),看著黑板上作文題目「善盡職責的快樂」(Die Freuden der...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感想

2021-06-28 00:00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編輯」曾是我最想從事的行業。那時候的我天真以為只要會用排版軟體、對文字敏銳,就可以勝任這個職務。由於從來沒有應徵成功過,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清楚編輯究竟是在做什麼。然而,最近讀完《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倒是顛覆我對「編輯」淺薄的想像,書裡指涉的編輯偏向「報社編輯」,這樣的編輯可厲害了,他可以挑選文章,決定「要給讀者看到什麼」,他要把重要的、但一般人可能不會想看的訊息,如實呈現在讀者面前。     上述情景在看報紙獲取新知的年代較可能發生,以前的「中間人」就是報社編輯,如今每日讀報的人愈來愈少,就連我們家,也在今年取消了日報訂閱(雖然我力挽狂瀾,仍舊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感想

2021-05-15 00:00
    從一開始就知道房思琪後來發瘋了,無法逆轉的結局,即便如此,還是一頁一頁讀下去。身為讀者,想知道的是,中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沒有人救她,放任她在青少年時期一直活在補教狼師龐大的陰影下?最終,壞人沒有遭到報應,繼續在某處逍遙。     書的標題有「初戀」,顯然,對思琪來說,李國華是她的初戀,儘管他們差了三十七歲,在她十三歲時就強暴她,逼她口交,把她塗在牆上。這樣的狼師卻是「初戀」,多年來性侵達上百次,對她「南征北討」,害她對床「六親不認」,在性交的過程中,又引經據典,融入國文教學,那些高度藝術化的情話哄得女孩團團轉。嚮往文學的少女,被舌燦蓮花的老師玩弄在股掌間,騙她說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感想

2021-03-15 00:00
    這是本建立在以死亡為前提的書。裡面的二十一封信集結了作者八十幾年的人生智慧,原是寫給他的孫兒,後經由出版開放給大眾閱讀,讀之受用無窮,可能是比金錢還要珍貴的資產。最催淚的部分是悼念亡妻,情感真摯,互相扶持大半輩子,而今身邊少了很重要的一塊,任誰也無法取代。     看完很在意作者的妻子是怎麼過世的,搜尋發現竟然是車禍,而且夫妻倆還在同一部車內,似乎是由於疲勞駕駛,但這麼高齡還開車!結果比起書中內容,我更在意作者的心理狀況,發生了那樣的事,妻子命喪於丈夫操控的方向盤下,老先生的心理該如何調適?     如果任何事情都可以像《名偵探柯南》那樣很爽快地水落石出就

《停不下來的人》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感想

2021-01-10 00:00
    先讀完《停不下來的人》再讀《強迫行為的心理學》,論寫作風格(或翻譯用字遣詞),我比較喜歡前者,作者本身是強迫症患者,寫他自己的故事,整本架構脈絡較清楚,介紹強迫症之餘,融入個人就醫的心路歷程,讀者想知道他最後有沒有治癒就會一直看下去。至於後者感覺比較像大雜燴,不全然聚焦在強迫症,章節之間較不具連貫性。兩者都屬於自助類型的書,而兩位作者都不是專業臨床心理醫師或心理學家,一位是記者,一位是科普作家,涉及大腦專業領域的部分可能要打問號(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但讀完發現兩本寫的有出入,不知道哪邊才是正確的)。     《停不下來的人》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都有探討強迫症的歷史

《心理界限》感想

2020-11-18 00:00
    「心理界限」源自於家族治療師米紐慶(Salvador...

《第二次誕生:吳若權陪你讀奧修──愛與情緒的8種靜心練習,活出獨立超然的自己》感想

2020-11-16 00:00
    這本書算是一種「改寫」或「註腳」,每一篇文章開頭都引用一段奧修的語錄,再由作者進一步闡釋,「翻譯」成讀者更能接受的語言。可以想像以前國文課讀古人經典,雖然都是中文,但還是需要有老師帶領才能理解其中涵義。或可想像成聖經,需要牧師講解才能了解文字背後的意旨。這本書還有個神奇的地方,在於隨手一翻,碰巧就會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如醍醐灌頂,如當頭棒喝。     如標題所述,這本書談的主題就是「愛」,而八種靜心練習分別為:〈愛.接受〉、〈愛.自由〉、〈愛.不對立〉、〈愛.性〉、〈愛.單獨〉、〈愛.無為〉、〈愛.分享〉及〈愛.覺知〉。整本讀完,書裡的觀點和我先前看過的《為愛徬徨的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感想

2020-11-04 00:00
    我是從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得知這本書的。《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借回家後,放置將近四個星期,反倒家母先把它看完了。家母向來都看食譜或輕鬆的散文,我未看先推論這本應該是屬於淺顯易懂的通俗作品,果不其然,只要一個早上就能整本讀完。     標題有「傷寒」,可能會想裡面會不會寫傷寒沙門氏菌在人體的致病機轉,一些比較生物學術的東西,答案是沒有,可以放心閱讀。書中涉及科學層面的觀念,我認為較重要的是「關聯性」與「因果關係」不可混為一談。號稱衛生工程師的索普(George A. Soper),想解開使華倫家成員相繼感染傷寒的謎團,出發點立意良好,但他只憑瑪麗(Mary...

《孽子》小說及舞台劇感想

2020-10-30 00:00
    距離我第一次讀《孽子》已經超過七年,最近重新閱讀,心中的感受和過去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有些橋段更加刻骨銘心,心有戚戚焉,看待事情的角度及切入文本的重點也有所轉換。事實上,《孽子》小說從最初連載,距今也超過四十年了,真是一部歷久彌新、愈陳愈香的巨作。     比起單純歸類在男同志文學,《孽子》裡描寫的內容不僅是男同志之愛,更深刻的是父子親情、流浪追尋以及贖罪的過程。作者白先勇寫《孽子》,當初的創作理念是:「文學面前應百無禁忌,百分之百誠實。」他認為:「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是DNA就已決定,既然,同性戀是人性的一部份,就應該被書寫。一個寫作的人,一定要對自己百分之百的誠實

緊急聯絡人

2020-08-25 00:00
    今天又報名了一場路跑,報名過的人都知道,參加路跑活動要填寫緊急聯絡人。照慣例,我填寫了家父的手機號碼。資料送出後,我不禁想,除了家父家母,我還能填寫誰當我的緊急聯絡人?隨著父母逐漸邁向老年,沒有兄弟姊妹也沒有伴侶的我,還能依靠誰,在我倒下去的時候伸出援手急救呢?     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向誰求救呢?盡量建立平行的友好關係,而不是垂直的權威關係。在奶奶過世後不到半年,這個月二伯父也溘然長逝,辦公室上個月也有同事(是這一位)一天沒來上班,當天下午就被發現陳屍在家中。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每一種孤獨死去,總留下幾分淒涼與幾聲嘆息。二伯
項目: 51 - 60 之 175
<< 4 | 5 | 6 | 7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