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章列表
《海奧華預言》感想
2021-10-19 00:00
查網路評價,這本書頗有爭議,有些人看了並不相信書中內容,質疑這不過是本漏洞百出的科幻小說。而在書的後記裡作者寫道,當初要將手稿付梓出版時,也是一波三折。我個人則是認為,與其爭論那些既無法證明亦無法舉反證推翻的事情,不如就先接受這些訊息,不必非得要相信,只要知道就好。先放在心中的一個角落,或許當人生閱歷更豐富了、讀過的經典更多了,就能消化那些超出目前認知的訊息,進而型塑出一套使自己不虛此生的人生哲學。
如果要簡述這本書的大綱,大概是:位於最高等星球——海奧華——的居民,觀察到近代地球人正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太過注重物質,忽略了心靈的提升,於是抓了一名地球人(即
【電影】〈花束般的戀愛〉感想
2021-09-24 00:00
看了預告片就很想看這部,電影試著回答所有感情走到盡頭的情侶會想問的問題:為什麼會走到這步田地?就像花束般,戀情是不是也有保鮮期,曾經盛開卻終將凋零?看完心中有些感觸,女主角的想法讓我很有共鳴,例如選在久違兩人都很開心的時候分手,向對方道謝,只把美好的回憶留在心底。
劇情透露:
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大學時因為在藝文上極度相似的品味而在一起,大學畢業後同居,一個打工,一個畫插畫接案,賺的錢不多,甚至還要仰賴家人提供生活費。後來家人不再金錢上支持了,他們不得不出社會、找個世俗上認可的工作,男主角成為所謂的「社畜」,女主角
《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感想
2021-09-12 00:00
這本書列在我的待閱清單一年以上了,有點後悔沒有更早讀到它。敘述淺顯易懂,複雜的理論與經典文學作品巧妙融合,讀之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就進入作者的社會學世界裡。
以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為基礎,人生像一場戲劇,我們以觀眾的角度,用文本分析的嚴謹,從戲劇中發現真理,這樣的社會學很接地氣。第一章作為引子,作者告訴讀者,社會學近在咫尺,身邊大小事都可以套上社會學的鏡片來解讀。
所有社會科學的根本問題正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上演人際關係的戲劇,等於是「提供觀眾(理論家,theoria)揭發不為人知的真理(aletheia)的機會」……
【電影】〈偷畫男孩〉感想
2021-07-04 00:00
買炙燒和牛風味薯條獲得影音平台免費看一部電影的機會,一時不知道要挑哪一部,結合我的兩種興趣,繪畫與德語,於是選了《偷畫男孩》。一開始播放就感到後悔,配我的零食薯條實在難以下嚥。
戰後的德國,受感化教育的青年「西吉」(Siggi Jepsen),看著黑板上作文題目「善盡職責的快樂」(Die Freuden der...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感想
2021-06-28 00:00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編輯」曾是我最想從事的行業。那時候的我天真以為只要會用排版軟體、對文字敏銳,就可以勝任這個職務。由於從來沒有應徵成功過,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清楚編輯究竟是在做什麼。然而,最近讀完《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倒是顛覆我對「編輯」淺薄的想像,書裡指涉的編輯偏向「報社編輯」,這樣的編輯可厲害了,他可以挑選文章,決定「要給讀者看到什麼」,他要把重要的、但一般人可能不會想看的訊息,如實呈現在讀者面前。
上述情景在看報紙獲取新知的年代較可能發生,以前的「中間人」就是報社編輯,如今每日讀報的人愈來愈少,就連我們家,也在今年取消了日報訂閱(雖然我力挽狂瀾,仍舊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感想
2021-05-15 00:00
從一開始就知道房思琪後來發瘋了,無法逆轉的結局,即便如此,還是一頁一頁讀下去。身為讀者,想知道的是,中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沒有人救她,放任她在青少年時期一直活在補教狼師龐大的陰影下?最終,壞人沒有遭到報應,繼續在某處逍遙。
書的標題有「初戀」,顯然,對思琪來說,李國華是她的初戀,儘管他們差了三十七歲,在她十三歲時就強暴她,逼她口交,把她塗在牆上。這樣的狼師卻是「初戀」,多年來性侵達上百次,對她「南征北討」,害她對床「六親不認」,在性交的過程中,又引經據典,融入國文教學,那些高度藝術化的情話哄得女孩團團轉。嚮往文學的少女,被舌燦蓮花的老師玩弄在股掌間,騙她說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感想
2021-03-15 00:00
這是本建立在以死亡為前提的書。裡面的二十一封信集結了作者八十幾年的人生智慧,原是寫給他的孫兒,後經由出版開放給大眾閱讀,讀之受用無窮,可能是比金錢還要珍貴的資產。最催淚的部分是悼念亡妻,情感真摯,互相扶持大半輩子,而今身邊少了很重要的一塊,任誰也無法取代。
看完很在意作者的妻子是怎麼過世的,搜尋發現竟然是車禍,而且夫妻倆還在同一部車內,似乎是由於疲勞駕駛,但這麼高齡還開車!結果比起書中內容,我更在意作者的心理狀況,發生了那樣的事,妻子命喪於丈夫操控的方向盤下,老先生的心理該如何調適?
如果任何事情都可以像《名偵探柯南》那樣很爽快地水落石出就
《停不下來的人》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感想
2021-01-10 00:00
先讀完《停不下來的人》再讀《強迫行為的心理學》,論寫作風格(或翻譯用字遣詞),我比較喜歡前者,作者本身是強迫症患者,寫他自己的故事,整本架構脈絡較清楚,介紹強迫症之餘,融入個人就醫的心路歷程,讀者想知道他最後有沒有治癒就會一直看下去。至於後者感覺比較像大雜燴,不全然聚焦在強迫症,章節之間較不具連貫性。兩者都屬於自助類型的書,而兩位作者都不是專業臨床心理醫師或心理學家,一位是記者,一位是科普作家,涉及大腦專業領域的部分可能要打問號(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但讀完發現兩本寫的有出入,不知道哪邊才是正確的)。
《停不下來的人》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都有探討強迫症的歷史
《心理界限》感想
2020-11-18 00:00
「心理界限」源自於家族治療師米紐慶(Salvador...
《第二次誕生:吳若權陪你讀奧修──愛與情緒的8種靜心練習,活出獨立超然的自己》感想
2020-11-16 00:00
這本書算是一種「改寫」或「註腳」,每一篇文章開頭都引用一段奧修的語錄,再由作者進一步闡釋,「翻譯」成讀者更能接受的語言。可以想像以前國文課讀古人經典,雖然都是中文,但還是需要有老師帶領才能理解其中涵義。或可想像成聖經,需要牧師講解才能了解文字背後的意旨。這本書還有個神奇的地方,在於隨手一翻,碰巧就會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如醍醐灌頂,如當頭棒喝。
如標題所述,這本書談的主題就是「愛」,而八種靜心練習分別為:〈愛.接受〉、〈愛.自由〉、〈愛.不對立〉、〈愛.性〉、〈愛.單獨〉、〈愛.無為〉、〈愛.分享〉及〈愛.覺知〉。整本讀完,書裡的觀點和我先前看過的《為愛徬徨的
項目: 51 - 60 之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