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章列表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感想

2020-11-04 00:00
    我是從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得知這本書的。《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借回家後,放置將近四個星期,反倒家母先把它看完了。家母向來都看食譜或輕鬆的散文,我未看先推論這本應該是屬於淺顯易懂的通俗作品,果不其然,只要一個早上就能整本讀完。     標題有「傷寒」,可能會想裡面會不會寫傷寒沙門氏菌在人體的致病機轉,一些比較生物學術的東西,答案是沒有,可以放心閱讀。書中涉及科學層面的觀念,我認為較重要的是「關聯性」與「因果關係」不可混為一談。號稱衛生工程師的索普(George A. Soper),想解開使華倫家成員相繼感染傷寒的謎團,出發點立意良好,但他只憑瑪麗(Mary...

《孽子》小說及舞台劇感想

2020-10-30 00:00
    距離我第一次讀《孽子》已經超過七年,最近重新閱讀,心中的感受和過去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有些橋段更加刻骨銘心,心有戚戚焉,看待事情的角度及切入文本的重點也有所轉換。事實上,《孽子》小說從最初連載,距今也超過四十年了,真是一部歷久彌新、愈陳愈香的巨作。     比起單純歸類在男同志文學,《孽子》裡描寫的內容不僅是男同志之愛,更深刻的是父子親情、流浪追尋以及贖罪的過程。作者白先勇寫《孽子》,當初的創作理念是:「文學面前應百無禁忌,百分之百誠實。」他認為:「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是DNA就已決定,既然,同性戀是人性的一部份,就應該被書寫。一個寫作的人,一定要對自己百分之百的誠實

緊急聯絡人

2020-08-25 00:00
    今天又報名了一場路跑,報名過的人都知道,參加路跑活動要填寫緊急聯絡人。照慣例,我填寫了家父的手機號碼。資料送出後,我不禁想,除了家父家母,我還能填寫誰當我的緊急聯絡人?隨著父母逐漸邁向老年,沒有兄弟姊妹也沒有伴侶的我,還能依靠誰,在我倒下去的時候伸出援手急救呢?     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向誰求救呢?盡量建立平行的友好關係,而不是垂直的權威關係。在奶奶過世後不到半年,這個月二伯父也溘然長逝,辦公室上個月也有同事(是這一位)一天沒來上班,當天下午就被發現陳屍在家中。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每一種孤獨死去,總留下幾分淒涼與幾聲嘆息。二伯

【電影】〈萬萬沒想到〉感想

2020-07-08 00:00
    有〈三個傻瓜〉的青春瘋狂,也有〈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的勵志感人,〈萬萬沒想到〉看完的感想就是:好看!想不到別的了,就是好看,會想再多看幾遍回味。     故事從青少年拉夫考大學落榜跳樓開始,摔成重傷又沒有求生意志,爸爸為了鼓勵兒子,搬出大學時期的魯蛇事蹟,還找來畢業後失散二十年的超級好友們幫忙佐證,昔日四舍鄰居,已經變成髮際線後退的中年大叔,平時忙著打拚各自的事業,藉由這次事件,也檢視自己是否因為忙碌而忘記關注生活。     「跳樓」是老梗,一看到拉夫從陽台往下跳,就想起十年前〈三個傻瓜〉裡的拉加,自殺在印度好像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甚至演員本身也自殺。飾演男

《原子習慣》感想

2020-06-08 00:00
    當初在書店拿起《原子習慣》時,並沒有想到要把它看完,這類教人成功的書對我來說有些老調重彈,以前學心理學就學過了。一開始並不是真心想看,只是想找一句話:「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頁33~34)原文如下:     Good habits make time your ally. Bad habits make time your...

《少年來了》感想

2020-05-08 00:00
    再過十天,就是五一八光州事件滿四十年的日子了。我處於一種很矛盾的狀態,既想在別具意義的時節認真寫一篇《少年來了》讀後感,但又不想再翻開此書。讀了會哭泣的,六個章節、六個人的故事、六種切入角度,每章節讀完都要落一場淚。整體印象:很有臨場感,太過寫實,沉重又痛苦。以讀者的身分間接體驗都這樣了,更何況事件當事人,那些親眼看見、親身經歷的,想必更難抹滅心理與肉體的創傷吧。     第一章〈雛鳥〉講國中生東浩的故事。書名《少年來了》指的或許是東浩,以他為中心,後面五個人都與他有關係,又或許是指任一個參與事件的少年。剛開始要花一些篇幅才能進入狀況,因為作者在首章即以第二人稱敘事

一些夢境

2020-04-28 00:00
    恍恍惚惚,如果夢境可以通往另一個世界,那就多睡覺多做些夢吧。細數最近一個月做過的夢,剛開始幾次會哭著醒來,好像在夢中確認了一場離別,淚流滿面,不能自已。告別式火化後一個星期,出現家族團聚的夢,那幾次終於沒有在夢中掉淚了。不過,沒回家的那個星期日,也就是前天,下午胡亂睡一通,醒來又哭得很傷心了。     奶奶走了之後,打擊最大的是家父,因為住在一起朝夕相處的歲月將近一甲子,相處時間最長也最親密。家父說,奶奶走了他很孤獨;奶奶出院返家休養後曾跟我說,要多陪陪你爸爸,他需要有人聽他說話。家父孤獨的感覺想必比我強烈許多吧,雖然我也覺得很孤獨,在心靈最脆弱的時候選擇與交往兩年

《為愛徬徨的勇氣》感想

2020-04-20 00:00
    看過《被討厭的勇氣》一、二部曲,接著再看《為愛徬徨的勇氣》,是否有其必要呢?概念大致是相似的,而後者特別著墨在愛情上,尤其是寫給對於目前婚姻或感情狀態不滿意的讀者看的。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擁有幸福的婚姻或滿意的伴侶,那就無須閱讀此書。     非但把它看完了,還順便把作者最初的暢銷書拿出來複習,可見我對現狀是充滿疑慮的。正所謂「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煩惱」,最近正經歷人生的低潮,乍看之下糾纏不清,但還是要冷靜梳理出一個頭緒,問題才能解決。         我想和Q分手。這樣的念頭是從何時興起的呢?去年年底擬定新年新計畫時,

《安靜是種超能力》感想

2020-03-10 00:00
    會閱讀《安靜是種超能力》是因為單純曝光效應,這本書出現在我眼前至少三次,第一次是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忘了哪個分館的每月推薦專區,第二次是公務人員閱讀心得寫作競賽的書單上,第三次是我路過金石堂,剛好在舉辦七九折書展,差點要買。且慢,先滑一滑手機,家鄉的圖書館可供預約,而且順位很前面,於是我就讀完它了(書展買了六本書,目前只看了一本,所以書其實用借的還比較會認真去看)。     讀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不是會把內向當作失敗藉口的人了。更久以前我也曾受內向所苦,小學成績很好,但班導私底下一句:「你太安靜了,要活潑一點。」就讓小學的我眼泛淚光又要忍住不哭。高中選填志願,一度想讀

《無父之城》感想

2020-02-29 00:00
    花了幾天的時間看完《無父之城》,彷彿把「海山鎮」徹底走了幾回,一解疫情流行期間不出門旅遊的煩悶。看到結尾,心裡不禁驚呼,這其實是成長小說吧!(撇開年齡不說)解謎反倒是其次,貫穿整本小說的人物,職業設定為自由作家的汪夢蘭,從一開始被男友分手終日行屍走肉,到為了採訪工作來到海山鎮,邂逅了一些人,協尋失蹤少女,整理白色恐怖史料,最後解開心理上長年累積的鬱結,這個過程產生心靈層面的變化,主角在感情上變成熟了,而作者的愛情觀也藉夢蘭之口傳達出。         ……後來我知道了,愛一個人,不需要那個人同意。 頁358     小說裡
項目: 61 - 70 之 178
<< 5 | 6 | 7 | 8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