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人馬斯克》印象

2017-02-15 00:00

 

  我把《鋼鐵人馬斯克》整本看完了,但是我不打算大篇幅重述書中主角的事業成就。從網際網路剛起飛時即創立的Zip2(類似工商名錄或如今的Google地圖)、網路銀行X.com(後更名為PayPal)到SpaceX、特斯拉與太陽城,還有Hyperloop計畫,可見馬斯克總是走在時代的尖端,想法比同一時代的大部分人都還要前衛。

 

  當今盛行的,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了開端。越大的成功,越不可能一蹴可幾。關鍵在於能否洞燭機先,並堅持不懈朝著目標前進。創業的過程中,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考驗人的意志力。除了迎面而來的外在環境威脅,公司內部的職位鬥爭暗潮洶湧,若沒有鋼鐵般強韌的心,凡人實在難以招架。

 

  看看馬斯克的冒險故事,不管現階段身處在哪個位子的人,或多或少可以借鏡。以下列舉我認為馬斯克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大量閱讀,熱切吸收知識

 

  很多人都強調閱讀的重要,台灣學生的PISA閱讀排名倒退,專家與教育人士便憂心忡忡。那麼,辛苦訓練閱讀能力,目的為何?馬斯克小時候就有非常強烈的閱讀欲望,一天閱讀十個小時並不稀奇(頁55)。他偏好科幻的書,但不偏食,小說、漫畫、非小說類都看。這些書籍的內容在腦海中激盪,深植於心中,十幾二十年後轉為創業靈感來源。兒時的夢想,也有實現的一天。

 

  我相信馬斯克的成功有一部份歸於他獨特的思考模式,以及他驚人的學習力。後來在SpaceX的工廠,他發現員工就是一座座的知識寶庫。他會攔住工程師,拷問般的一直問問題,直到員工所掌握的知識,他也有約九成的了解(頁256)。書本追根究柢也是人寫成的,所以懂閱讀的人不只讀書,也會從身邊的人身上發掘寶藏。閱讀能力的培養確實重要,但是我傾向把閱讀看作是「手段」,而非「目的」。藉由閱讀,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觀點,那些觀點再透過多方面的閱讀而強化或修正。這些充分思考後得出的深刻觀點,不是看幾則「懶人包」就能體會的。

 

  二、有策略的學習,跨學科的學習

 

  近幾年,不少大學提倡雙主修,讓不同領域互相結合、擦出火花。我以前念的大學系上也有一些同學雙主修,但我沒有,頂多修幾門其他院系的課,例如生科院、園藝系、中文系,甚至資工系等,漫無目的的選課。然而畢業後證明,像我這樣「興趣導向」的雜亂選課,對職涯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各個院系修一兩門,最後只得到各領域的皮毛。

 

  馬斯克就不一樣了。在賓州大學攻讀雙學位,主修物理與經濟,兩者都與日後的創業密切相關。科技業需要科學的思維,白手起家最好要有商業方面的知識背景。由於很早就確定人生的方向,馬斯克把大學的價值與資源發揮到最大,做到最有效的運用。

 

  另外有趣的是,馬斯克中學時的成績稱不上名列前茅。對於學校的功課,他有一套標準:「我需要得到什麼樣的成績,來達成我想要的目標?」(見頁65)他說有些科目看起來「很可笑」,所以只要拿個及格分數就好。「要拿高分,必須要有好理由。如果得到最優等卻沒有意義,那我寧可去玩電子遊戲、寫軟體程式和閱讀自己愛看的書。」他這麼說。

 

  唉,想到自己中學時花了大把時間在課業上,真是蠢啊!如果是投資在自己的天賦上也就算了,可是那時為求升學、為求排名,很多時間都花在補強自己的弱科上,任何入學測驗會考的科目都不能放棄(當然,音樂、美術那種不會考的就被放棄了)。當時聽起來好像不錯,其實大錯特錯。如果中學時,有人讓我接受專業的繪畫指導、讓我盡情學日語,不知道現在的我會在哪裡。

 

  三、實際行動,讓想法具體實現

 

  SpaceX火箭與特斯拉電動車的製造都是從無到有。實際做出來,世人才恍然大悟,原來火箭的成本可以壓到那麼低,原來電動車可以那麼酷。夢人人都會做,但是免不了流為空談。不採取行動,就永遠沒辦法跨越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光有想法不夠,還要去實踐它。通常很顛覆常人認知的構想都不是一個人能做成,這時就去找人,來自各個專業領域的人,和他們深入對談,評估此人有無合作的可能,然後組織一個團隊。

 

  四、可以失敗,不可以放棄(頁224)

 

  第八章描述馬斯克事業、婚姻與公眾形象最岌岌可危的時候,這一章特別精彩,因為可以看到他在逆境下是如何反應。裡面提到SpaceX火箭發射經歷了前幾次的失敗,到第四次終於成功,可是那時的財務黑洞嚴重到連員工的薪水都快付不出來了(頁231)。除此之外,還有媒體與輿論壓力,種種危機包夾下,馬斯克展現非比尋常的理性和信心,正是「可以失敗,不可以放棄」。後來證明那些失敗只是在為成功鋪路,不被失敗擊垮的人,終能摘下勝利的果實。

 

  五、依著自己的使命而活

 

  馬斯克是標準依使命而活的人,認為人類總有一天要成為多星球物種,在外太空建立基地。全球暖化日益嚴重,使得地球毀滅或變得不宜人居並非完全不可能,因此他努力要讓人類的火星移民變得更加可能,拯救人類就是他的使命。推廣太陽能與電動車也是從解決地球的能源與環境問題出發,間接在解救人類,為人類提供生存下去的新選擇。

 

  題外話:

 

  注意一下路上公車外殼上的廣告、電視的廣告,或上網的時候,頁面邊緣惹人注目的廣告,會發現遊戲廣告的比例很高。對於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我深不以為然。「在我的時代,最聰明的人想的是如何讓人點擊廣告,這真是太遜了。」一名臉書早期的工程師說道(頁33)。我不以為然的,還有社群網站跟手機通訊軟體。有句口號:「我們想要飛行車,結果卻得到140個字元」(頁34)我不明白,為何那麼多人要花時間搶著發明會把他人(與自己的)時間切割得支離破碎的東西。

 

  ISBN: 978-986-32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