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紀錄
我在高中畢業的暑假跟團去了一次韓國,印象中就是東大門夜市、遊樂園、韓劇拍攝場景、一些非去不可的景點和購買紀念品的地方。完完全全是個去消費和享樂的觀光客。那時臉書打卡的風氣尚未盛行,我還是自顧自地用數位相機在五天內拍了上千張的照片,樂此不疲。遊覽車上,導遊盡責的講解,舉凡韓國的文化、歷史、簡單的韓語等等,從不停歇。然而牽涉到歷史的,我向來是左耳進右耳出,所以當初聽到了什麼,早已幾乎遺忘。
想要全面且深入了解一個國家,五天的旅遊似乎太過匆忙(去一趟韓國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我從此愛上泡菜的滋味,百吃不厭,只要有泡菜和海苔,配上白飯就能輕鬆解決一餐),不妨閱讀長期旅居韓國的外國人士撰寫的書籍。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所著《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Korea: The Impossible Country)詳述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與教育等多個面向,讓讀者對韓國有完整又有系統的認識。這本書既沒有媒體的斷章取義,也沒有學究的高深用語,適合任何一個對韓國感到好奇、想要知道更多的人來閱讀。
整本書的立場都保持得非常客觀,作者在探討一個現象時,不會完全說它好,也不會完全說它不好。他會舉不同角度的觀點,讓它們都呈現在讀者面前。例如,「韓流」(見第26章〈輪到我們了!〉),包括流行音樂、戲劇、電影等,散播到全球。這可以看作是軟實力成功的展現,透過這樣的文化輸出,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韓國在世界各地受到的矚目,一方面又能改善韓國與昔日因戰爭而有疙瘩的國家之間的關係。但韓流的過度傳播,並不盡然是好事。盛極必衰,在日本開始有人抵制韓流,出版書名就叫《嫌韓流》的漫畫。而韓國電影也因為製片商誤信只要有高人氣的演員參與演出,觀眾就會買單,於是在二〇〇〇年早期的黃金年代過後,變得整體品質下降(見第21章〈電影:繁榮、衰退和卓越的才華〉)。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如今韓國躍升經濟強國,自然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但是,僅用半個世紀,就脫離戰後的貧窮,從滿目瘡痍中走出來,還是很令人驚訝與佩服。書中,作者將歷史寫在最前面,第一部「社會基石」自歷史延伸,講述了傳統「薩滿教」的泛靈論、佛教的傳入、及其如何與薩滿教揉合,到了近年來,基督教成了韓國民眾最普遍的信仰。除了宗教,儒學,尤其是宋明理學,也深深影響著韓國人民的價值觀。
南韓與北韓分裂後,首先經歷了李承晚的政權,後來朴正熙發動政變,依舊以獨裁的方式統治,又以激起民族的愛國之心為號召,使國民不分男女皆投入工廠生產。這些勤奮的工人沒有周休二日,幾乎每天都長時間工作。韓國的經濟能有今日的成就,可說就是朴正熙時期奠定的基礎,而那些辛勤工作的國民亦功不可沒。為何大部分員工在不是很理想的工作環境下,都如此順從呢?作者指出,這與「儒家思想」有關,這是一種「對權威服從的文化習慣」(見第15章〈工業尖兵向前進〉),「家長式及從上而下的權威,深植韓國人民內心」,不同地位的人,都能認清自己的角色並善盡責任,以維持社會運行的秩序,與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謀而合。
除此之外,佛教對韓國如何擺脫貧困也有相當的啟發,引用第二章〈佛教思想的影響〉(頁52)的論述:
韓國人的個性讓他們在面對新的宗教或思想時,一般採取包容甚至接納的態度,另外也讓他們在遇到災難和不幸時不願放棄,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所有困境。……佛教或許不是韓國奇蹟的主要因素,但是,佛教確實賦予韓國人民相信自己具有創造奇蹟的能力——進而真正創造了奇蹟。
雖然這是一本以精闢又深入淺出的筆調介紹韓國的書,但我在書中不免看到台灣的影子。韓國存在的問題,台灣也有,只是沒有韓國那樣強烈、極端。首先是教育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韓國學生的課業壓力有多繁重,人人都想擠進名校(「SKY」一片天大學: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拚死拚活補習、唸書,犧牲睡眠、剝奪玩樂。認真上進固然好,但畢竟名額有限,不是每個人都能如其所願。台灣也是補習班充斥,大家都不想輸給別人,不過比起韓國,台灣學生算是自由多了。
由於識字率很高、為了維護面子而不斷競爭,韓國有學歷過高的現象,台灣亦然,人人都能讀大學,大學畢業的文憑不再那麼值錢,也不保證大學畢業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根據書中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南韓大學畢業生高達五十萬名,但大型企業、政府機關以及國有機關的職缺只有十萬個」(見第八章〈競爭〉,頁125),這可能是多數年輕人高成低就、或失業的部分原因。
在此同時,卻又面臨人口老化、勞力不足的棘手問題,韓國不得不接受東南亞的移工,以填補勞動缺口。在台灣,也有愈來愈多東南亞面孔的外籍工作者出現在街上。對於曾經相信自己「血統純正」、擁抱民族主義的韓國人民來說,這一類外籍人口的增加也許一時難以接受,但在想到更好的方法前,這是眼前必須敞開心胸接納並包容的事實。
當戰後嬰兒潮的人步入中年、漸漸老去,不僅揭示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也代表上一代的觀念將被取代。敏感的南北韓統一或分裂問題,各個世代對此的看法存有歧異。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又稱作「三八六世代」,他們在一九六〇年代出生,一九八〇年代上大學,到了一九九〇年代大概三十來歲。(見第13章〈北韓:朋友、仇敵、還是外國人?〉)「三八六世代」傾向支持「陽光政策」,「向平壤伸出雙手,試著以較好的關係來改變對方的態度」(頁170),他們認為「美國應該對他們國家的分裂問題負部分責任,而南、北韓統一應該由韓國人自己負責」(頁169)。對身處「戰爭世代」、主張政府採取強硬措施的老一輩人來說,「三八六世代」的想法是不可置信又極為左派的。至於現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不太關心南北韓的問題了,「他們比較贊成和解,而不是與對方衝突」(頁173~174)。
這讓我不禁想到台灣與大陸(還是中國?)之間的問題。如同南北韓的問題,也是各個世代有各自的見解。概括來說,老一輩傾向統一,年輕一輩傾向獨立。但老一輩又分為本省與外省,年輕一輩也不是所有人都呼喊著獨立的口號,所以這樣的二分法並不是很正確。兩岸的關係與淵源,還有種種情結,可能比南北韓的還要複雜許多。
愈是熟悉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信仰等等,就愈能消除對該國家的誤解。這本書之所以充分且客觀,是因為作者不只描述當下現象,也能回溯至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千年前的歷史和歲月累積的思想。讀過這本書,我應該學習到的,不是只有關於韓國的事情,還包含作者用全面的角度、寬廣的視野觀看事物的精神。這可以應用到鄰近的各個國家,只有彼此了解,才能消弭長久以來的偏見。
Book information:
ISBN: 978-957-08-4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