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雜談《遲來的守護者》
故事簡介:
一位愛爾蘭的母親(菲洛米娜.李),年輕時初嚐禁果,不久被送進修道院裡「贖罪」,不僅飽嚐肉體上極大的痛苦,三年後親生骨肉被教會強迫「賣」給美國的夫婦領養,心理上也承受極大的折磨。在教會的威脅下,菲洛米娜長達五十年都不敢向任何人訴說私生子的秘密。終於透過記者的調查,昔日的種種得以重見天日,支離破碎的線索拼湊出當年那名孩子安東尼.李(在美國改名為麥克.A.赫斯)傳奇的一生。
感想:
小說的心得最難下筆,雖然有很多值得探討與分析的地方,但是在分析的過程中,往往會洩漏太多劇情,降低讀者的閱讀興致,實在令我左右為難。接下來的內容,我將結合幾位心理學家的理論,試著探討男主角麥克的心路歷程。就當是我寫給自己看的,我必須作個了結,否則這些想法會盤踞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早晚要好好把它梳理一番。
兒童的自責
麥克三歲的時候,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飛越大西洋,遠赴美國。那時兄妹倆已經認識到自己與親生母親的分開,童言童語交談著,不知為何會被生母「拋棄」,幼兒時的麥克說:「一定是因為我們壞壞。」還說:「我們永遠都要乖。」
先停在這裡,為什麼父母在小孩年幼時離婚,或家中發生重大變故時,兒童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呢?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皮亞杰(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感覺運動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和形式運思期。「前運思期」的年齡大約是二到七歲,推測剛來到美國的麥克正處於前運思期的階段。發展到前運思期的兒童有幾項特徵,例如:能夠用語言來表達概念,但是有自我中心傾向,會以偏概全。他們能夠思維但是不合邏輯,會出現不合邏輯的推理,也就是「轉換推理(transductive reasoning)」。「轉換推理」不同於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既不是由普遍原則推演到特殊事例,也不是由多個相同的特殊事例歸納出普遍原則,它是由一個特殊事例,推理出另一個特殊事例。
套用麥克的例子,我的猜測如下:「不乖的小孩會被處罰」、「我被送走了,找不到媽媽是一種處罰」,所以「一定是因為我不乖,才會被送走」。轉換推理是前運思期兒童常見的推理謬誤,但我覺得不侷限在前運思期,就連成年人也有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就是兩件事情也許並沒有因果關係,它們只是碰巧發生在一起,就以為這兩件事有前因後果了。我想,這也是麥克強烈的孤兒情結,根深柢固的原因之一吧,幼年時的想法有時很難推翻,就算旁邊的人說「這不是你的錯」、「你應該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當事人還是無法忘卻內心無盡的自責,下意識想走向毀滅。
發展危機
麥克生於1952年,根據書上記載,他就讀中學的時候,艾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於六零年代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正流行,麥克也受這理論影響,特別是他一直對於身為孤兒一事耿耿於懷,總是覺得自己不屬於新家庭的一分子,相信在愛爾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期」共分為八個階段,青春期以前的請容我跳過。直接進入第五時期,這時所面臨的發展危機是「統合對角色混亂(identity versus role confusion)」,這是人格發展歷程中最為關鍵又重要的時期。「自我統合(self identity,有的書譯作自我認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白話來講,就是「我是誰」的問題。每一個人應該都有好幾種面向,可能親人眼裡的自己具有某些特質,朋友的眼裡又看見不一樣的特質,心中衡量給自己評價又有另一種特質。
「自我統合」的問題,麥克想必比與他同年齡的同學還要能深刻體會,校園裡的模範生、瑪莉的哥哥、赫斯家的兒子、孤兒的身分……還有在情竇初開的年紀,發現自己同性戀的傾向(這樣算不算劇透?)。「統合危機」如果能順利化解,就會有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反之,統合危機得不到化解,變得「角色混亂」,就會時常感到徬徨迷失,生活漫無目的沒有方向。那麼,麥克有沒有順利度過青年期的「統合危機」呢?留給讀者自行找出解答。(其實是自己不知道)
自卑與超越
麥克從小就表現得像個標準模範生,養父要他做什麼,他就毫不反抗,照單全收。他的心裡一直有自卑感,因為自己是領養的小孩。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理論認為,自卑感是人類奮鬥的原動力。因此,麥克的力爭上游,或許可解釋為對於本身自卑感的補償。
結論: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遲來的守護者》的作者在書中寫道,蒐集資料的過程中,訪問數十名曾與麥克接觸過的人,然而這些人對麥克的認識,有些卻有很大的差異,好像所談的對象是完全不同的人似的。試著用心理學家的理論探討麥克的心路歷程時,我也有「見樹不見林」之感,好像還是無法剖析全貌,用的也還是較主流的理論。可見我對心理學的瞭解還不是很多,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