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水,想起旅行的意義

2016-07-21 00:00

 

  旅途進入尾聲時,與友人O戲稱此次來淡水是「省錢之旅」。仔細一算,還真的沒有花到什麼錢,預備金都沒有動用到。可見砸下多少銀兩,與旅行是否盡興的關聯性並不大,私自認為是那些稱作「意義」的元素,決定了旅行充實的程度。

 

  • 旅行是重重考驗的克服

  旅途中不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考驗,與人生面臨的困難極為相似,但總是有辦法突破,只要調整心態,就能以冷靜與理智找出解決的方法。

 

  星期日早晨站在斑馬線的一側等紅綠燈時,望見對面連續兩輛公車駛過,我知道自己失算了,並不是每件事都能稱心如意。但幸好出發得早,大不了走兩站的路程去BRT站轉車。於是與友人O背著有些沉重的行囊,步行了十幾分鐘。幸運的是,到BRT站時正好有車即將駛來,因此順利抵達朝馬轉運站,而且有時間稍作休息。此時外面下起雨來,不禁慶幸有提早到轉運站。

 

  • 旅行是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大約有四分之三年沒有見到友人A了。

 

  與友人O到台北後,在地下街與友人A會合。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友人A比以前成熟獨立許多,主要是心理方面吧,或許職場歷練能鍛鍊出一個人的心理素質,與各行各業的人交際能豐富一個人的閱歷。

 

  漫長的分離才讓人切身感受並驚嘆時間的推移。以前朝夕相處,並未察覺時間的流動。許久不見,再見到時才驚覺時間的洪流是如此無情,不停推動著每一個人,使我們不得不前進,不得不成長,不得不更上一層樓。我必須好好努力才行,否則將被時間洪流淹沒,再也抱不住時代的浮木。

 

  對他人的認識,即便是舊友也需要更新。一起吃飯是一種方式,一起逛街是一種方式,一起旅行也是一種方式。

 

  • 旅行是不計較里程數的步行

  如果當初有在身上裝計步器,在旅程結束時大概會得到一組可觀的數字。

 

  星期日入住淡水的Y會館,放下行囊換上簡單的裝備後,傍晚與友人O去逛附近的老街。左右兩側都設有綿延不絕的攤位,有賣炸花枝的、賣甘蔗汁的、賣愛玉的、賣芒果冰沙的、賣冰淇淋的、賣明信片的、賣皮件的、賣小玩意的……實在太多了。有的生意不錯,有的門可羅雀。

 

  走著走著,來到了金色水岸。有街頭藝人現場演唱國語歌,歌手的前方圍了一圈的觀眾,有人興奮地點歌,有人熱情地合唱,有人如癡如醉地拍手。歌手不僅嗓子好,帶動氣氛的技巧也不遜色。

 

  我想他不介意說了多少句話,投注了多少心力在他的唱歌事業上,就像我與友人O不介意走了多遠的路在老街上。走到哪有興趣的就看一看稍作停留,繞遠路也無妨,反正條條大路通羅馬。

 

  • 旅行是做些既尋常又不尋常的事

  星期一早上與友人O從Y會館出發,徒步前往淡江大學練拍照與取景的技術。只是沒想到地勢愈來愈高,烈日下,斜坡增加了步行的難度,馬路上車也不少,艱難地沿著彎曲的學府路走著,就當作是免費的健行吧。

 

  後來在地圖上得知那叫「克難坡」,果真克難!但賞心悅目的風景與美麗的植物,以及偶然發現的珍奇異獸(?)使我忘卻疲勞。

 

  有位天命之年的女人拿著不能輸入中文的手機向我們求助,雖說是求助,卻也藉機告訴我們新北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哪家飯店的溫泉好,哪裡有好吃的等等。陌生人的主動搭訕,就是件既尋常又不尋常的事吧。

 

  我們並沒有立即實踐那位女人的建議,而是前往淡江大學的圖書館,在裡面吹冷氣、看書、畫圖。我選中了一本法國的繪本(書名:J'ai rencontré Marco Polo - Récits et témoignages)大概是講馬可波羅的,文字不少,我幾乎看不懂,但是裡面畫的阿拉伯人、蒙古人……非常有個性!我很喜歡!

 

  • 旅行是適時的休息

  接近中午搭公車到紅毛城,這段路必須坐公車,雖然經過站數不多,但適時換乘交通工具是必要的。

 

  我們在紅毛城附近煩惱午餐要吃什麼,看了好幾間店才找到一間價錢在接受範圍內的。不久密布的烏雲瞬間轉成傾盆大雨,我們不得不在麻雀般狹小的店休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那間店吃的喝的倒也不缺,出餐速度似乎慢了點,但也正因為料理製作時間久,我們才能名正言順待在店裡,度過風雨交加的午後。

 

  • 旅行是美感的重拾

  雨停後,下午依序參觀了紅毛城、真理大學、小白宮、多田榮吉故居,以及淡水圖書館(星期一有開!)。這些都是很美的地方,我與友人O各自拍了不少的照片。就連牆上的一磚一瓦也有按下快門的價值。

 

  好久沒拿相機拍風景了,是什麼讓我想按下快門呢?只因為覺得它好看嗎?還是有更深層的原因?美感又是從何而來呢?如果是每天都能見到的風景,會想將它記錄在記憶卡中嗎?

 

  我還拍了很幼稚(?)的塗鴉,是眼睛呈ㄈ狀的貓咪。一開始覺得很幼稚,但是想找公車站的時候看到牠,反而很謝謝貓咪的指引。

 

  另外真理大學的招生海報,把馬偕叔叔畫得很帥!現代化的畫風與紅磚建築幾乎相容。校園不管從哪個角度拍,皆能構成一幅可圈可點的景色。

 

  • 旅行是揭開內心恐懼的途徑

  若說旅行是重重考驗的克服,真正的考驗應該是星期二的寫生。

 

  用過早餐後,與友人O散步到淡水文化園區,也就是殼牌倉庫,但好像太早到了。我們先在外面四處拍照,接著進入園區,擇陰涼處就座,攤開筆記本,在大自然的包圍下,開始浪漫寫生。

 

  我全神貫注觀察眼前樹木的姿態,手臂癢癢的,可能是小蚊子吧。當我發覺觸感不對時,天啊!是蜈蚣!我已經忘記當時腎上腺素是怎麼樣激起我瞬間的反射動作了。總之,就是百足之蟲的肌膚之親。我反射性地將牠撥到一旁,牠經過我的上衣才掉進木質地板的縫隙中。

 

  不久,友人O遭到疑似椿象的突襲,和我作出類似的反應,尖叫,然後驅之別院。不過我覺得遇到椿象比遇到蜈蚣好多了。

 

  遭遇了蟲蟲危機,事後回想,蜈蚣也不算是害蟲,爬到手臂上雖然滿噁心的,但牠也沒對我做什麼,反而是我驚慌失措把牠撥掉,說不定反而嚇到牠了。到底是誰被嚇到呢?也許都有。意外揭開了內心的恐懼,但與其說恐懼,不如說一時嚇到的反射動作。

 

  • 旅行是跳脫平常生活圈的充電

  三天不長不短的淡水之旅,在車站與友人O道別後畫下句點。可能是近一年健身有成,走了幾里路,雙腳卻不覺得痠。

 

  回到家就要面對現實了。星期三坐在家裡書房的電腦前,想起在台北與淡水的一切,忽然覺得彷彿是很久以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