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無用論?

2016-04-01 00:00


  報載人文科系的畢業生,薪資低、工作不穩定、前途不明,相關研究所的註冊率每況愈下。國外不少大學裁併人文學院系所,美國主修人文學科的學生僅約百分之十。國內有些人文科系為因應這股潮流,早已安排學生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或技能,如提倡雙主修、輔系、增開管理學課程、教學生拍影片、把小說改編成flash動畫等。(我高中就曾將裨海紀遊做成flash動畫)人文學院的學生彷彿成了職場上弱勢的一群,主修人文科系真的這麼難以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嗎?既然大學時所學的與將來所用差距甚大,又何必學呢?

 

  鋪陳了這麼多,我想從自身出發,輔以相關時事,為上述問題提出解答。

 

  我拿的是文學院的畢業證書,至於是哪間學校、哪個系所並不重要,在此省略不提。除了大一懵懂無知,把大學當高中念,剩下大部分的時光,我都覺得自己大學讀得真的太輕鬆,輕鬆到一晃眼畢業了才察覺自己前途一片空白。回想以前每學期告一段落時,我會把契訶夫的名句拿出來咀嚼、再三玩味,那就是:「大學收了你的錢,卻不教給你任何東西,除了愚蠢。」

 

  我不曉得是自己本身排斥大學,還是因為自己主修的是文學院?契訶夫的那句話我一直深感贊同。既然如此,大學花了好幾學分學的文學,正代表愚蠢嗎?

 

  文學課的第一堂大概是這樣的,老師問台下學生:「我們為什麼要讀文學?」這是開放式的題目,我忘了其他同學答了什麼,也忘記老師講的結論,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結論吧,文學本身就是沒有結論的。隱約印象中好像有一種說法,文學像是透過一扇小窗子,窺探窗外蔥鬱的花園,外面的花園就是現實世界。或者說文學像是湖中倒影,反映著真實世界。所以讀文學可以鑑古知今,又能參透人性。

 

  嚴格講起來,這樣的說法滿牽強的。鑑古知今,那讀歷史不是也能達到目的;參透人性,在社會上打滾幾年,或鑽研其他領域不是也能達成?

 

  與文學同樣在現今被大眾視為無用的,可能是哲學吧。但我認為哲學與文學大相逕庭,哲學重邏輯思辨,可說是許多學科的根源,比方說數學、物理、心理學等等,追本溯源,它們都是在很久以前從哲學分支出來的。因此,說哲學是學科的基礎倒也不為過。

 

  時間來到二零一五年深秋,巴黎遭到恐怖攻擊不久,書店裡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忽然變得特別暢銷。半個世紀前的文學作品,如今撫慰了在經歷恐怖攻擊後千瘡百孔的心靈,彌補了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使當地居民相信自己生活的地方依舊是美好的。(我是沒看過這本書,但我想應該是這樣吧。)

 

  而台灣,看似和平沒有恐攻、沒有戰爭,但近幾年卻發生數起駭人聽聞的隨機殺人案。人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是哪裡出了問題?有人說刑法縱容壞人一直為非作歹,故意殺害兒童者應該判唯一死刑。死刑的維持與廢除問題又被人趁機大做文章,在此不做任何討論,因為我認為這不是法律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甚至是文學的範疇。試想,如果在台灣,也有像《流動的盛宴》的文學作品,撫平眾人的憤怒,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讓居民仍然深愛自己的故鄉,痛苦的人也許不需藉由藥物就能脫離痛苦的迴圈,想不開的人也許就能在讀完後海闊天空,得不到社會認同的邊緣人也許就能因此找到生命的出口。當然前提是要有這樣的作品,而且還要大家都願意去讀它。

 

  這又牽涉到文學式微的事了。這個年代會主動看磚塊書的人有多少?厚達五公分的巨著,五百個人當中可能只有一個人會想看。現在的人,幾乎都習慣即時的訊息了,新聞往往幾分鐘內就透過手機、網路傳播開來,真實性與準確性倒是其次,只要搶快就行了。讀磚塊書就好像與社會脫節了,更何況幾十年前、幾百年前的人寫的東西。這裡書店賣得最好的,其中一種大概是商業方面,教人怎麼賺錢的,另一種則是偽心理學。可見一般人追求的,不外乎是財富與快樂。然而,光靠這兩類書是辦不到的。讀完會讓人暢快淋漓、彷彿心靈被澈底洗滌過的,只有文學辦得到。文學是心靈上的財富,雖不必然會帶來快樂,或許悲傷的成分較多,但卻能解放埋藏在心中已久的鬱悶。

 

  常有人說,文學都是看不懂的東西。我想,那是因為我們都還太年輕,看不懂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找不到相似的生活經驗對照。每個年齡層、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應該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文學。而同樣一部作品,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再次閱讀也會帶來不一樣的啟發。又社會之所以瀰漫著文學無用的氛圍,正代表著它的不成熟,真正成熟的社會,會往文化的層面發展,並不會為了追求工商業的利潤、科技醫藥等等的進步而將文學拋諸腦後。

 

  若只是在大學待了四年文學院,就因此自以為什麼都懂了,那可就大錯特錯;社會若只是打著文創的名號,行商業之實,那也不是長遠之計。花了一千五百多字的篇幅,我自認或多或少有回答到首段的問題,然而幾年後的我,要是看到這一篇,肯定又會有不同的見解,因為文學本來就是沒有終極結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