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型男斷捨離〉感想

2022-09-11 00:00

 

  試著計算,家裡總共有多少物品?幾件衣服?幾雙鞋子?幾本書?電腦、手機、鍋碗瓢盆、食物、裝飾擺設……,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如果一夕之間全被搬走會是什麼樣子?〈型男斷捨離〉開頭指出,從經歷過戰亂的祖父母到我們這一代,一個人擁有的物品從數十件、幾百件,暴增到一萬件!真是驚人的成長!

 

  如果體驗從零開始,感覺會是如何?電影設計了一個誇張到有點荒謬的情境,兩位創業夥伴兼多年死黨東尼(Toni)和保羅(Paul)開發了一個因使用者喜好而異、個人專屬的語音app,這個點子受到某IT產業投資人(David Zuckerman)青睞,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慶功派對上東尼發表感言,保羅卻不爽到極點,因為東尼未經他的同意就蒐集他的數據,還投放一百多個客製化廣告,而不知情的保羅竟然全部買單!意味著他是消費主義下的無腦消費者。手握酒瓶、帶著幾分醉意,兩人越吵越激烈,甚至賭上名下資產,在一片「脫掉!脫掉!」(Ausziehen! Ausziehen!)喧囂聲中,男主角雙雙脫到一絲不掛,這場賭局賭誰能度過一無所有的日子一百天,期間只能在午夜時取回一樣自己的東西。

 

  好戲上演,演員都很敬業,寒冬深夜飄雪街上全裸狂奔。我就愛德國電影這一點,毫不做作,很敢脫,身材確實也很好,幾乎不顧形象。在有限資源下非得要做出選擇,既要務實(保暖)又要顧及世俗眼光(遮住重要部位),於是可以看到有趣又充滿創意的組合。眼鏡和長褲的優先順序?手機排在第幾位?每天只能選擇一件物品帶回去,不得不反思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作為極簡主義的對照,電影還安排了患有囤積症的購物狂(Lucy),指出心靈的空洞非物質生活能填補。囤再多物品也無法使空虛的心靈感到富足,反而更突顯本身內心的匱乏。

 

  保羅無意間發現露西的秘密,想贏比賽想瘋了,以為說不定是贏過東尼的契機,沒想到卻因此錯過了更重要的事,造成人生遺憾。保羅不禁懷疑,他和東尼究竟是好朋友抑或只是認識很久的人?後來保羅舉刺蝟和兔子的故事(Der Hase und der Igel),東尼在他眼中就像兔子,總是跑在前面、跑得很快,但東尼告訴他,兔子跑得再快,終究還是贏不過刺蝟,因為每次刺蝟都已經在終點。暗示保羅其實擁有東尼所沒有的東西,他們看彼此不順眼,源自於心中羨慕對方有自己所沒有的、難以名狀、無形的事物。

 

  電影還提出一個問題:自由意志是假議題嗎?在消費主義下,加上個人化廣告的投放,人買東西的時候是依憑自由意志嗎?還有辦法摒除誘惑獨立思考嗎?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極簡生活、斷捨離,這些概念早已有不少人探討過,但這部電影把它們重新包裝,融合一些其他的元素,包括友情、親情、愛情,全裸畫面也給得很大方,以及德式幽默,例如「他(反派角色David Zuckerman)的律師比柏林人口還多」。看片名以為會是那種陳腔濫調,但內容比預期好看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