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感想
這是本建立在以死亡為前提的書。裡面的二十一封信集結了作者八十幾年的人生智慧,原是寫給他的孫兒,後經由出版開放給大眾閱讀,讀之受用無窮,可能是比金錢還要珍貴的資產。最催淚的部分是悼念亡妻,情感真摯,互相扶持大半輩子,而今身邊少了很重要的一塊,任誰也無法取代。
看完很在意作者的妻子是怎麼過世的,搜尋發現竟然是車禍,而且夫妻倆還在同一部車內,似乎是由於疲勞駕駛,但這麼高齡還開車!結果比起書中內容,我更在意作者的心理狀況,發生了那樣的事,妻子命喪於丈夫操控的方向盤下,老先生的心理該如何調適?
如果任何事情都可以像《名偵探柯南》那樣很爽快地水落石出就太假了;假使任何謎團都可以解開,好人壞人一望即知,那麼人生就簡單多了。真實的人生則是會讓人不禁要問「何謂正義?何謂公平?誰會得到什麼?他是否愛我?我可以信任誰?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應該原諒或忘記過錯嗎?我有沒有比他們更優秀/更強/更成功?」,這些疑問,學校老師不會教,教科書上不會寫,社群網站只會充斥一堆梗圖和無科學根據的占卜,且看《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作者韓第(Charles Handy)的建議:
……人生行至半途,如果突然冒出上述任一個問題,首先切記,會問這些問題是很正常的事。無論你的問題為何,過去許多人都曾面對過。假如你願意讀一讀史書和偉大的文學作品,就可以打消你的疑慮。出色的小說和偉人傳記是人類處境的最佳指南。
頁38
尤其推薦托爾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As I discovered, you only have to read Tolstoy, and maybe Dostoevsky, to know most of it.)。思索以我現在的年紀,近年來總有種怠惰停滯不前感,是時候該涉獵俄國文學了。
然而,我的停滯不前感究竟從何而來?通過國家考試的那一年彷彿是我的奇蹟之年,如今幾年過去了,早已過了試用期,也輪調過幾個職位。鐵飯碗薪水是很穩定,但別忘了,韓第說當今社會幾乎沒有終身職涯保障,他提倡「組合式生活(portfolio life)」,也就是近年來很流行的「斜槓人生」。
既然沒有終身職涯保障,那麼我們應該急流勇退,趁還沒黑掉以前另謀出路(不是)。這是個偶爾會浮現在腦海裡的問題,為何我會選擇留在公部門?一來還算適應,二來到了民間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當初就是找不到工作才考公職啊。簡言之,如果不待在這也不知道還能去哪裡。但韓第警告,要避開「大衛酒館(Davy’s bar)」。把人生想成一條九十度橫躺的S形曲線,一開始在波谷,透過努力漸漸攀升,來到波峰,此時若不培養新技能、開發新的領域,銜接上另一條S曲線,最終又會回到谷底,淪落到在「大衛酒館」舉起酒杯哀聲嘆息。不過,在銜接上新的S曲線時,起初總會有虧損與磨合期,一般人通常不會想在安逸時自討苦吃。
↑示意圖,摘自網路。
況且,怎麼找到那條新的S曲線啊?韓第在書中提到「黃金種子」,相當於每個人的天賦、使命,找出自己的天職在哪裡,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在這過程中自然就會看到接下來該走的路。有時自己看不出,可以請教周遭朋友、父母,甚至導師(如果還有保持聯絡)。
書中亦有提及「比起短跑,人生更接近馬拉松」的概念,長遠來看應該跟自己比。我在登過幾座小山、步行過幾次登山步道後出現一個想法:我的終點可能是別人的起點,同理,我的起點也可能是別人的終點。聽起來有些弔詭,五年前,我對自己無業的狀態非常不滿意,整天吃家裡用家裡的,但是現在,一個人因為工作被迫搬去外縣市住幾年後,我卻改以回到家鄉為目標。有人想離家有人想回家,當初的起點反變成我遙不可及的終點。因此,爬一座山從來不用爭先恐後,馬拉松從決定參賽之後,剩下的就是堅持。
「工作是為了什麼」就好比「人生是為了什麼」,這讓我想到無條件基本收入,不用擔心錢了,放手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未來的工作並不會憑空掉下來,而是自己要主動去創造。一旦工作與金錢的關聯性降低,就不得不去思考「我可以做些什麼」「我的天職是什麼」。倘若我財富自由了呢?是不是就可以大膽執行更瘋狂的計畫?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個說法常遭誤用,事實上,只要你做的是自己有興趣的工作,而且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節奏,工作不會與生活對立,工作是生活的核心。準確一點的說法是,許多人希望的不是多一點生活,少一點工作,而是在不同型態的工作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頁223
「工作」的定義會越來越廣,不再單純是枯燥的上下班打卡,不見得薪水高就一定是好工作。可以為了脫離組織降低薪資,只要好好栽培自己的「黃金種子」,使它開花結果。
韓第誠然是組織管理大師,在〈你不是人力資源〉這封信裡面闡述犀利,在組織裡工作看似安穩,但某些重要的東西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剝奪了。
……為了換取財務安全和工作保障,我把時間賣給全然的陌生人,准許他們運用我的時間來達成他們的目標。而他們的目的有部分是為了增加投資人的財富,或在某些情況下,這變成主要目的。我過去總認為他們給了我一些東西,卻忽略了我其實放棄與生俱來的權利,無法照自己的意願過自己的人生。
當然,大多數的組織不是這麼想,他們認為這是雙方你情我願的協議,是雙贏的局面。有的組織盡力打造更便利的工作環境,提供更優厚的福利……。然而再舒適豪華的監獄,依然是監獄,組織依然有權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時候,使用你的時間。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時間,則被稱為「管理」。問題是,為了管理你的時間,不免就要管理你這個人,而我猜不管是你或其他人,沒有人喜歡被別人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其中有些人你根本不認識。
頁138~139
這段話或許就是我心中的疑慮了。我所待的機關,乍看福利還不錯,比更壓榨的民營企業好很多,可是當調動的時候,調令一出,上面寫調去哪就必須去哪。韓第在書中寫道,人不該被管理,管理是管理「物」,人應該是要被「領導」,而不是像物品、資訊一樣被管理。此外還提出「逆向授權」,權力應該由下往上賦予,而不是傳統認知的向下授權。當組織底下的人認為執行面有困難時,才把權力往上賦予給上層。
最近,我趁返鄉的時候把幾年前的隨筆翻出來,試著回憶當時的我在想些什麼,想過些什麼,想去環島寫生、想替罕見疾病或公益團體畫繪本、各種小說題材構想、莫名其妙的發明、信手拈來的漫畫、古文觀止漫畫化、去工廠參訪……,想做的事情多著呢!並沒有因為考上國考而不能做啊,也並沒有因為尚未考上而不能做啊!
ISBN: 978-986-553-521-6
PS:實用的六個小提示(頁249~251)
- 精通一門外語
- 熟練一種樂器
- 學會一種個人運動
- 別荒廢寫日記的習慣
- 別忘了談戀愛
- 謹記亞里斯多德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