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繪人生》紀錄
有一類的書我看完當下不會寫心得,因為這類書不能光用看的,必須親身去做才能體會箇中奧妙,例如:甜點的食譜、收納技巧整理、摺紙或製作手工卡片的書……。《旅繪人生》也是,比起光用眼睛欣賞四十多位繪者的旅遊插畫作品,我更想加入一邊旅行一邊畫圖的行列!
那麼,如果我還是很想記錄一下看了這本書的感想,應該在什麼時間點記錄呢?是在我完成屬於自己的旅遊繪本之後,還是在我畫了第一張插圖之後,或者是在我開始計畫如何付諸行動之時?
關於「旅繪人生」的定義我也稍加思索,是國外的景色才值得畫下來呢?還是至少要去環島才有豐富的收穫呢?在家門口難道不能算是趟旅行嗎?把自己現居的城市探索個透徹也是一種「旅繪人生」吧。
如果時間、金錢與體力許可,我當然很想立刻到非洲、美洲……地圖上的任何地方。只是我正處於某個尷尬的階段,上星期收到了公務人員特種考試的錄取通知,考上確實高興,但我只高興了一天。接著擔心體格檢查表能否在時間內寄出、訓練將分配在何時、能否順利合格實授……。日文有句話說:「石の上にも三年。」所以再怎麼樣也要撐過三年,這話當作是幫自己打預防針吧。
離題了,上段的結論就是:我現在還不能去太遠的地方,但我可以從生活周圍著手。
《旅繪人生》帶給我的啟發,第一點,就是「不畫別人認為美麗的地方」(頁177)。這是Steven B. Reddy說的,他也是整本書裡最先吸引我注意的一位。順帶一提,我並沒有從頭到尾、仔細把《旅繪人生》看完,而是翻好幾遍、跳著看。他畫的蹲式馬桶真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他的用色鮮明、飽和度高,還有明顯的輪廓描邊,很符合我期許自己的理想畫風。
受到「不畫美麗事物」的啟發,我從家裡壞掉的滑鼠取材,約十多天前構圖的「滑鼠解剖圖」算是第一次嘗試(參見敝站的「Drawings」)。
第二位讓我記住的畫家是Olivier Kugler,他在這本書真是太特別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用手繪,而他是用電繪,而且還是向量繪圖!他也以一句話點醒了我:「如果你想學會畫圖,就停止模仿漫畫書作者的作品!」說得好,我早該停止複製或衍生日本漫畫家的作品了。不管我有多麼喜歡那些角色,那終究不是屬於我的,有本事,就創造出自己的東西!
Kugler提到他用的軟體是Freehand,這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我也會用向量畫圖,但以往都是用Illustrator。搜尋一下才知道它們過去是競爭對手,收購後Freehand跑到Adobe底下,似乎有幾段曲折的故事。
有四十多位繪者,書中每一位的介紹幾乎都有附上作品網址,但是要一個一個找出來實在太費事了。因此,最後我主觀挑選幾位我特別喜歡的。喜好本來就是很主觀,沒有被我列出來的,也不見得不好。本來只想挑三位就好,但大家的作品都不相上下,也很有個人風格,難以比較。反覆翻閱,於是就變成六位了,以下依姓氏字母排列:
Nina Johansson(水彩與新舊對比畫得很好)
Ch'ng Kiah Kiean(水墨畫與建築畫得很好)
Olivier Kugler(啟發)
Steven B. Reddy(啟發)
Richard Sheppard(水彩畫得很好)
Brenda Swenson(水彩畫得很好)
ISBN: 978-986-572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