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來的人》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感想

2021-01-10 00:00

 

  先讀完《停不下來的人》再讀《強迫行為的心理學》,論寫作風格(或翻譯用字遣詞),我比較喜歡前者,作者本身是強迫症患者,寫他自己的故事,整本架構脈絡較清楚,介紹強迫症之餘,融入個人就醫的心路歷程,讀者想知道他最後有沒有治癒就會一直看下去。至於後者感覺比較像大雜燴,不全然聚焦在強迫症,章節之間較不具連貫性。兩者都屬於自助類型的書,而兩位作者都不是專業臨床心理醫師或心理學家,一位是記者,一位是科普作家,涉及大腦專業領域的部分可能要打問號(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但讀完發現兩本寫的有出入,不知道哪邊才是正確的)。

 

  《停不下來的人》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都有探討強迫症的歷史、相關病症、腦科學的基礎、療法演進等等,舉的例子也有重疊,因此我選擇兩本都看完再「併案處理」。先說說這兩本書不一樣的地方吧。

 

  •  

 

  強迫症是詛咒還是天賦?

 

  該如何看待強迫症,相信兩位作者寫書的目的都是希望讀者能藉由認識強迫症,進而對患者產生同理。強迫症盛行率大約百分之二,並不是那麼罕見,在學校裡、在職場上都有可能遇到。然而,看待強迫症這件事,當事人與非當事人的評價就有差了。

 

  和強迫症一起生活的人們每天都得帶著心理上的海錨。執念像是煞車,是拖住你的力量,而不是創造力的標記、天才的記號,或某些強大功能的小小副作用。並不是說強迫症患者就無法闖出一番事業,但就像強迫症患者中,有些人是罪犯,有些人是老師、政治家或作家一樣;有的人表現較差,有的人表現要比別人好得多。當然,即使患有嚴重強迫症,有些患者仍擁有相當傑出的成就。

《停不下來的人》頁272

 

  我為這本書進行研究與報告時,了解到一件最悲哀的事,就是許多行為之所以吸引我們去做,不是因為它們能帶來喜悅,而是它們保證能平息焦慮。但我也領悟到一件最鼓舞人心的事,強迫行為平息各種大小焦慮的能力,其實是大腦賜予我們最棒的天賦之一

《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頁345

 

  前者認為強迫症是絆腳石,想破頭也想不出它能帶來什麼好處;後者則歌頌這些強迫行為,以樂觀的角度看待,雖然焦慮痛苦,但仍是有正面意義的。這部分我比較認同前者,每天要和糾纏不清的執念對抗,就像中毒的電腦關不掉的背景程式,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因此孤獨一身,無法像常人一樣享受親密關係。從強迫症患者的立場來看,伴隨多年的症狀或許已成自身的一部分,但絕不會把強迫行為視為一種天賦或禮物。

 

  •  

 

  強迫症患者的大腦與正常人有何不同?

 

  強迫症的成因在大腦中的哪個部位?《停不下來的人》多次提及「基底核」(basal ganglia),《強迫行為的心理學》則認為關鍵是「尾狀核」(caudate nucleus),哪個才是正確的呢?抑或其實都對,基底核包含尾狀核。相較之下,後者對大腦迴路的描述較詳細,而且這兩本書出版年份不同,後者較新,應較可採。

 

  基底核與眉毛後方的眼窩額葉皮質(OFC)合作緊密。OFC專門處理眼睛等感官傳來的資訊,把訊號送至基底核的紋狀體,紋狀體再傳到控制運動系統的視丘,視丘最後再把訊息送回OFC。

《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頁199

 

  眼窩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簡稱OFC)的功能是偵測錯誤,它會比較實際發生的與預期會發生的差異。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功能也是偵測錯誤,它會偵測主人所犯的錯誤。紋狀體(corpus striatum)接收訊息也發送訊息,其中「尾狀核」是「冷靜中心」,發送帶有抑制作用的軸突。上述形成皮質紋狀體網路,強迫症患者的眼窩額葉皮質、前扣帶迴和尾狀核活動皆較一般人還要劇烈許多。

 

  儘管大致上釐清造成強迫症的生理機制,但目前的科學發展尚無法僅以腦部成像診斷精神病。如果分析一百名強迫症患者的腦部成像,大概可以歸納出是哪幾個區塊出現異常;然而,僅看單一患者腦部成像,則不見得那麼規律、有一致性。

 

  ……更精簡的版本是:刺激視丘的直接迴路就像油門,而間接迴路就像煞車;正常情況下,油門和煞車必須合作無間,才能控制速度,但強迫症患者的煞車卻故障了。

《停不下來的人》頁200

 

  明白了這些原理,就能理解,光是叫強迫症患者「不要再洗手了」「不要再重複檢查了」等等,就像叫憂鬱症患者「打起精神來」或跟生病的人說「你怎麼不健康一點」一樣徒勞又沒常識。

 

  •  

 

  OCD≠OCPD,強迫症≠焦慮症

 

  強迫症包含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揮之不去的執念,越是壓抑反撲的力道越強。從「不要想白熊」實驗中可知,先指示受試者不要想白熊,後來白熊浮現在腦海裡的次數反而比對照組還要多。這是因為,為了不要想某樣東西,大腦同時要「分神」還要「監控」,分神找替代品,接著再回來確認是不是真的把白熊忘了,反而又把白熊想起來了。

 

  在《強迫行為的心理學》一開始,作者就將「強迫行為」與「成癮」、「衝動」區分開來。衝動行為受誘惑影響,未經計劃和思考;成癮來自於快感,久而久之會產生耐受性及戒斷症狀;強迫行為的源頭則是焦慮,要避免不愉快的後果,緩和負面情緒。須注意,雖然是為了緩解焦慮的負面情緒而有強迫行為,但強迫症並不等於焦慮症,「焦慮並非強迫症的原動力」(頁58),整個流程應該是「沉溺想法」導致「焦慮」,然後才出現「強迫行為」。

 

  區分出強迫行為與成癮、衝動的不同,才能對症下藥,不同病症適用的療法不盡相同。而決定強迫症與焦慮症應劃分開來的關鍵在於腦部成像,焦慮症是杏仁核出了問題,強迫症則是「憂慮迴路」過度活動,如負責偵錯和儀式化行為的額葉皮質及紋狀體等。

 

  普羅大眾很常將「強迫症」(OCD)與「強迫型人格障礙症」(OCPD)混為一談。簡單來說,強迫症折磨的是患者本人,而且他的行為是「自我矛盾」的,明知道不該再這麼做,但就是沒辦法克制;強迫型人格障礙症則是折磨患者的親朋好友,他的行為「自我相容」,符合個人的渴望和需要。如果想初步檢視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可以做看看「耶魯-布朗強迫症狀量表」(簡稱Y-BOCS)。

 

  與強迫症較不直接相關的,《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還有提到「囤積症」、「購物狂」、「網路成癮」,以及賭博電玩背後的「變動增強」、「間歇性增強」(或稱「變異比率增強」)。有關囤積症背後的心理因素,書中分析得滿精闢的,作者指出,囤積症源於過往的回憶。囤積者與蒐藏家對照,前者面對物品感到困難、痛苦,後者感到榮耀、喜悅。囤積是為了保留自我回憶片段,蒐藏家則蒐集定義自我的物品(展現品味之類)。此外,囤積症患者大腦中的「前扣帶迴」和強迫症患者的很不一樣,囤積症患者的前扣帶迴就像臨時抱佛腳的學生,平時都在睡覺,當被問起「這個能不能丟」時,忽然警鈴大響,變得異常活躍;與之相反,強迫症患者的前扣帶迴平常就很活躍了。

 

  •  

 

  強迫症的治療方式?

 

  心理學家已找出三種可能發展成強迫症的不良信念。第一種是過度放大威脅和個人責任,第二種是完美主義和無法容忍灰色地帶,第三種是過度看中特定念頭,進而想加以控制。當然,不良信念並不代表強迫症,但會因為無法好好消化這些常見的擾人念頭,而增加發展成強迫症的機率……

《停不下來的人》頁132

 

  治療強迫症,書中提及常見的方式有藥物治療、暴露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等。《停不下來的人》的作者服用一種叫做「舍曲林」(Sertraline)的藥物,那是一種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它可以間接增加血清素與大腦細胞的結合。

 

  暴露療法施行前,治療師會先給患者填寫「抑鬱&不適量表主觀單位」,討論出一個級距,先從比較輕微的開始,逐步階梯式進行,不會一下子就給患者最不能接受的震撼教育。然而,《強迫行為的心理學》指出:「受暴露反應預防療法幫助的患者,其實都是最好處理的個案,因為他們都能忍受這種療法的要求。」(頁80)

 

  正念認知療法請患者在心理上抽離自己的身體,以冷靜客觀、不帶批判與情感的角度,旁觀心中浮現的那些念頭。

 

  ……讓病患學會告訴自己,沉溺想法只是錯誤的大腦訊號,並非真正的危險指示。國際強迫症基金會的席曼斯基表示:「正念反過來利用沉溺想法的自我矛盾特性。」既然有九七%的強迫症患者,都知道「事情不對勁」的想法和現實相反,他們就更能監控自己的想法,也就較容易把它視為異常的神經噪音……

《強迫行為的心理學》頁81

 

  《停不下來的人》還提到「全方位觀點漩渦機」,也是類似抽離自我的概念,想像從高空鳥瞰,自己只是地球的一小點。有一次,作者的諮商師吹噓做這行的待遇有多好,怎麼會蠢到給病患錯誤的指示而丟了飯碗,從此,作者認知的「責任歸屬」轉移到諮商師身上,這對他強迫症狀的減輕有幫助。

 

  •  

 

  量化分類取代傳統分類取向?

 

  寫了這麼多,最後,我想提一下《停不下來的人》在最終章〈新視野〉提出的觀點,讀到的時候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一般認為,眼窩額葉皮質與視丘之間的迴路對強迫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這個迴路可能不是獨立運作,而是從周圍腦細胞和其他可能造成影響的東西取得並輸入變數。

 

  這些複雜性告訴我們,以長期來看,想研發更好的精神疾病療法,就是捨棄分類取向,並找一個更好的計畫……因此診斷的重點在於如何調整旋鈕,讓大腦可以接收到正確的訊號……

 

  這種思考方式稱為「量化分類」。血壓可以量化,體重也是,它們的運作都是一個連續體,也都可以用數字精確表示……

 

  那麼,心理疾病能不能做到這個地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認為「可以」,美國國衛院已啟動一個新專案,目標設定為「發現精神疾患的生物特徵」,就像血壓一樣,每個人都可以量一量,如果醫師判定數值太高,就可以接受治療。

 

《停不下來的人》頁291~292

 

  我認為這是合理的,因為強迫症、焦慮症對患者來說只是個標籤而已(強迫症在DSM-4被歸類在焦慮疾患下,直到DSM-5才獨立出來),但患者受到的折磨不會隨著換一種標籤而改變。而且,強迫症有時候還會伴隨其他病症,他可能同時有好幾種標籤,無法武斷說就是什麼病。

 

  量化分類的概念讓我想到連續的光譜,當我們在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病時,從光譜上看,一端是健康,另一端是生病,不會每個人都極端健康或極端病態,總會有模糊地帶。至於越過哪條線就算生病,這個定義一直隨著時代在演變。

 

  PS:我以為研究強迫症的書不多(可能台灣中譯本真的不多?),但是,當我去 國際強迫症基金會的網站 一看,哇!讀都讀不完!

 

  ISBN: 978-986-137-201-3

  ISBN: 978-986-948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