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界限》感想

2020-11-18 00:00

 

  「心理界限」源自於家族治療師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結構取向裡的基本概念,包括「家庭結構」、「家庭次系統」及「界限」。「界限」是指「家庭中個人、次系統或整體系統的情緒界限」,它會決定「個人與他人接觸量的多寡」,又可分為「僵固的界限」、「鬆散的界限」及「健康的界限」。界限太過僵固或模糊不清都不是好事,前者使人產生疏離感,後者使人容易被予取予求。必須在兩者間達到一個平衡點,擁有健康界限的人,既能保有自我認同感,也能對家庭有歸屬感。

 

  以上是我回去翻閱諮商與輔導講義摘錄下來的。想當初,準備心理學這一考科,好多學派,好多心理治療師,好多治療技術,對於米紐慶的「界限」,就是看過去,但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也可能是過了幾年沒唸,我自動遺忘)。原來,「界限」這概念可以延伸成一本書,也不侷限在家庭,職場上、朋友之間至親密關係也都可以適用。是否有好心幫忙卻越幫越不爽的經驗呢?是否曾覺得有人踩到自己的底線了,悶悶不樂卻不知該如何表達?此時可藉由閱讀《心理界限》,重新找回心中的度量衡,書中舉出數個案例,並提出解決方法,讓讀者也能試著定義出明確且健康的心理界限,做個有原則不隨便被侵犯的人。

 

  這也是本會讓人很快讀到最後一頁的書,這篇感想我打算重點式提一下,再舉自身的例子,剩下的有需要時再翻書即可。

 

  •  

 

  作者給心地善良、樂於助人者的建議,付出行動前先自問以下三個問題:

 

  1. 我做這些事情快樂嗎?
  2. 我的能力所能提供的協助到哪裡?
  3. 我可以從哪裡獲得資源與支持,而不用一個人硬撐?

頁133

 

  挑戰權威。

 

  霍夫林(Charles K. Hofling)的「假扮醫生」實驗(參頁149)。

 

  不能逃避自己的人生課題。

 

  親職化,父母的情緒配偶,導致兩種小大人:

  功能型小大人:你是老大,就得幫忙。

  情感型小大人:取代配偶(父/母)。

 

  條件論,讓自己是有選擇權的。

 

  金錢與時間都可以精算規劃。

 

  •  

 

  由於我個人似乎沒有太大的界限問題(界限還算健康?),所以書中內容我會當參考,先放在一邊,重點式記一下。不過最近倒是有底線被踩到的經驗,在此分享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友人Y曾與我在同單位共事,同一年考上,有不少共同點,交情還不錯。如今分散在不同單位,但還是在同一棟樓,那裡偏僻荒涼、人煙稀少,看在曾共事兩年的份上,即便樓層不同,中午訂便當我還是會算他一份。

 

  有一次,友人Y臨時請假卻沒有知會,發訊息問也沒有回,讓我那天很為難,到底該不該幫他訂。想到平常自己每天主動告知訂哪一間,有時還先幫忙墊錢,便當到了通知他來領取,服務到家,換來的卻是被視為理所當然、可有可無。思考了一個周末,我擬好講稿,決定下次遇到時,向友人Y發表「四不一沒有」,表明自己的立場。

 

  說明自己不爽的點與改進方式後,友人Y再三道歉。雖然自覺好像把話說得重了點,但該說的還是要說,這齣戲既然演了就把它演完,於是繼續板著臉,表示自己的怒氣,直到友人Y回去他的辦公室。

 

  事後友人Y說,那天他真的嚇到了,以為我要跟他絕交。這場「四不一沒有」帶來的改變有,我的怒氣消除了,友人Y不再賒帳,也會提前告知是否有訂便當的需求。

 

  從界限的角度來分析,先前我設定給友人Y的界限不明確,好像怎麼樣都可以,又彼此糾結,這件事讓我重新劃清自己的界限在哪。而且,跨過界限的人往往不是壞人,反而是交情不錯的朋友,正因為有互動的機會,才有可能踩到底線。事實上,面對越是好友、越是親密的人,更要界定好心理界限。

 

  ISBN: 978-986-954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