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感想
除夕早上忙著拜拜,中午清空剩菜,下午有段空閒時間,我操作遙控器,在客廳電視上的MOD發現一部去年很想看的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好看、勵志、詼諧、感人,而且很有啟發,因為這部電影不僅回答了我一年多前提出的問題,還回答了我最近在煩惱的事情。
角力呀盡情角力!努力不懈終能改變命運!我特別喜歡它主題曲的這段歌詞,直接抄錄如下:
當命運給你機會去證明自己
機遇卻是稍縱即逝
要用你每滴汗水來爭取
要堅信你會獲得更多
命運也會屈服於你的努力不懈
去年二月初的時候,我在筆記本上構思小說的靈感,想要探討快樂、自我實現以及人生的目的。我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不能當相撲/武士?當時還在問題旁邊附上簡略回答:環境,因為根本就沒有那個職業。
角力或許比相撲、武士要熱門一些,但還是屬於冷門的運動,至少我在看電影之前對角力的比賽規則一無所知。要是一個台灣的女孩從小立志當角力選手,受到的阻力想必也是很大。電影裡提到官僚和資源分配,這讓我想到為何有些職業很艱辛、很吃力不討好、又很少人從事?另外有一些職業則相反,從事的人多、薪水也較穩定?比方說電影裡的父親,從角力選手改行當坐辦公室的受雇者,就彷彿被擠出窄門,丟進一扇較平凡、寬闊之門的另一端。
我去年提出的問題若是改成:為什麼我不能當角力選手?那麼電影給的答案很簡單:為什麼不行呢?不要管他人的閒言閒語,被說成瘋子也沒關係,全力以赴去做,那些努力終將開花結果,辛苦不會白費。
這倒有個前提,是往正確的方向努力。如果印度女孩努力成為家事達人或賢妻良母呢?很符合傳統,但缺乏戲劇張力。同樣是父權的行使,一般的印度父親要求女兒每天做瑣碎的家事,十幾歲就丟掉包袱似的嫁出去,嫁給素未謀面的丈夫,接著生兒育女,人生完全不能做主,這當然很不好。而角力選手的父親也沒有問女兒的意見,只為了完成未竟的夢想,滿足一己之私,就強迫兩個發育中的女兒每天清晨五點起床特訓,是好還是不好呢?
古人有云:「愛之深,責之切。」兩種父親的差別在於,是否真心為子女的未來做長遠的打算。古文〈觸龍說趙太后〉裡提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親看出女兒有角力的潛力,相信她們能在角力的領域闖出一片天,成功後不怕沒有男人迎娶,對象由女兒自己來挑,於是積極培養,而女兒後來也領悟到父親的用心良苦,從抗拒轉為奮發向上。自我實現的路上有兩件事很困難,一是發掘自己的人生目的在哪,二是確立之後堅持向目的前進,片中的女兒很幸運,第一件事父親幫她們找到了,第二件事父親也持續參與,即便歲月不饒人。
我認為角力這題材固然很適合作為範本,高度競爭性,勝敗立見,得到金牌能名留青史,成為無數人的榜樣;然而,如果有人的人生目的是成為家事達人呢?他或她就是喜歡把家裡打理得整整齊齊的,那也未嘗不可。
電影的後段回答我最近的煩惱。親情難以割捨,一路走來累積的不能放棄。最了解自己的,不是外面的男人,終究還是自己的父親。待在家鄉不與外界接觸,封閉的圈子不太會起什麼衝突。衝突來自於外來的人事物,一旦與既有的思路相違背,平衡就會被打破,鍵結被打開,形成新的化合物。
那過程會有摩擦、煎熬、痛苦,可是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待在安逸舒適的生活圈,仍必須走出去,接受新的刺激,讓自己更有免疫力。社會的歷練鍛鍊出判斷力,當我們即使沒有如父親般指引的角色,也能在逆境中做出正確的決策,那才是真正的成長。
除夕晚上,家父發現Dangal的精彩,在親戚齊聚一堂的客廳播放這部電影,於是我又看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