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感想

2018-06-09 00:00

 

  去年十月聽了作者林育立主講的〈德國大選現場觀察-難民、國族認同與極右的興起〉講座,在筆記本上草草記了一點筆記:科隆跨年夜性侵、柏林聖誕市場恐攻、融入法、小學歡迎班、猶太人紀念碑園、反AfD遊行、牙買加聯合政府、二元對立、新德國人……,半年後回去看筆記,剩下支離破碎的記憶,直到讀了《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再看筆記又恍然大悟。演講跟著作中心思想大致相同,演講更活了些,而書本詳實清楚、較有邏輯系統。

 

  本書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近代德國、梅克爾及其政策,以難民政策占的篇幅居多;第二部分講能源,描述德國如何捨棄核能、逐漸轉型為綠能之國,並附上對台灣發電的建議;第三部分講柏林圍牆倒塌前後,東德獨裁的迫害與東西德合併後的和解歷程;第四部份總結並延續前一部份,提及兩德統一將近三十年後未來可能的發展、全球化下新德國人應有哪些思維以及洪堡精神(例如:「將世界視為一個整體」、「如果想真正全面性地理解世界,我們也該研究最偏遠地區的文化發展」、「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交互影響的結果」,頁294)。

 

  每讀到一個段落就不禁讚嘆德國真是不簡單,然而反思台灣的現況卻又心情沉重。首先讓我驚豔的是洛伊納(Leuna)煉油廠,整齊乾淨的廠區讓人對石化工業改觀。以前東德只顧著拚經濟,忽略環境衛生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如今體認到唯有設法與周遭環境和諧共處,不再以眼前利益為唯一考量,才能長遠經營。煉油廠會定期大幅度維修保養,在這期間停產雖然會造成收入上的損失,但長期來看效能提升了,執行長佛列茲(Willi Fritz)說:「煉油廠大修後,更能應付接下來幾年公安和市場的需求,所以對我們來說依舊划算。」(頁48)。中南部台灣時有空氣汙染,天空灰濛濛,似乎是近幾年感受較為深刻,台灣是否有能力像德國一樣從源頭整治起、從根源解決問題呢?

 

  第二部分探討的能源議題更會讓台灣民眾覺得切身相關。福島核災讓許多人對核電產生疑慮,也是時候該轉型,但能源轉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成,如同煉油廠,也需要長時間縝密規劃。而且電力問題易與政治連結,擁核與反核,藍與綠,二元對立,但事實上不管走哪條路都不是說了就結束,執行面很漫長,不會一下子核電廠就全沒了,也不會一下子核電廠就完工了,決定的那一刻只是開始。民眾對於各式各樣的發電方式,除非本身有相關領域的背景或自行去找資料研讀,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支持、為了什麼而反對。書中附上台灣發電的解方:離岸風電。「台灣西部沿海海水不深,海岸線又長,有很多地方適合興建離岸風場。」(頁171)然而,要培養離岸風力產業還有許多挑戰要克服,高難度的海事工程、維修能力、人才培育……,最大挑戰則是電網,「海上的環境相當惡劣,輸電網要考慮高溫、高溼、鹽蝕、海浪、地震和颱風等因素,成本非常高……臺電是否能即時完成足夠的電網,將決定臺灣離岸風電的未來。」(頁178)「電網先行」、「海電北送」,離岸風電搭配電網建設才可避免發了電卻送不出去的悲劇。

 

  柏林圍牆倒塌後,德國人花了很長的時間和解。保留史塔西情治單位的資料,文件逐一修復整理,目標將每個人的案底歸還給每個人,不惜揭開瘡疤,不是忽視過去轉向未來,而是釐清過去、選擇寬恕後、帶著過去的一切一起迎向未來,目的是拉近人與人的距離,確保不再重蹈覆轍。德國的極權獨裁,往前追溯,希特勒的陰影揮之不去。近年再次出版的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幾乎每頁都有新注釋,由後人駁斥希特勒當年偏激的思想。當有越來越多人願意了解歷史,過去的事件就不會被遺忘,就能減少類似大錯的鑄成。不僅德國,台灣也應能從歷史中學習。

 

  納粹的迫害使德國的《基本法》(Grundgesetz)第一條就規定:「人之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及保護此項尊嚴為所有國家機關之義務。」因此在大量難民因戰爭顛沛流離時,德國總理梅克爾引據《基本法》,主張應接納難民。然而在民主國家,總會有反對的聲音,「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激進的言論排斥難民,是真為國家著想?還是只是民粹的歪曲?

 

  這是一本講德國的書,從中卻處處可見台灣的影子。或許因為作者是台灣人,又或許是全球化的緣故,「在網路和交通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全球早已連結在一起,任何一地發生的事都可能與我們有關」(頁294)。在法律之上,我們都需要普世價值,重新思索我們是誰。難民接受了德國的核心價值就有可能成為德國人,膚色、血緣不再是區分你我的標準。那麼如何才算是台灣人呢?台灣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嗎?

 

  ISBN: 978-986-935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