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手段與目的!

2017-06-08 00:00

 

  分清手段與目的,才能確定達成人生各階段目標的先後次序。完整的標題應該是這樣,而這也就是這篇文章裡我全部想表達的了。

 

  又是受到漫畫《看臉時代》的影響。上個月某天傍晚,跑完十六圈操場,回家的路上我興起學拳擊的念頭。學會了,既能防身,又能保護身邊的人,也許哪天能成為路上的英雄呢!可是要怎麼學呢?如果考上警察,受訓的時候應該會學到一些防身術吧,那有包括拳擊嗎?就算沒有拳擊,應該也會學到類似的基礎招數吧。

 

  照這個思路走,只是想學拳擊,我必須苦讀一年,努力通過警察特考,等待分發受訓之後,還要背很多法規、繳交報告、探討案例、適應早起的團體生活、遵守很多規定……,而且還不一定能夠真的學到拳擊。在享受由拳擊的力量與速度帶來的快感之前,我的頭腦就要先被一堆法律條文占滿。顯然,「我想學拳擊,所以我要去考警察特考」這樣的論述,不但手段難以達成目的,就算能達到,所需耗費的精力與所欲達成的目的,兩者也已顯失均衡。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到不了終點的羊腸小徑,我卻差點誤入其中。其實我早就已經繞過無數條「遠路」了。只因我分不清手段與目的,錯把手段當成目的,或兩件事之間縱使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也沒有高度的關聯性,我仍傻傻催眠自己:那樣做是對的。

 

  一般的教育體系就是典型的「繞遠路還不保證能抵達目的地」。在繞來繞去的過程中,我忘記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我會在這裡?偏離自己原先的目的了嗎?過分專注在考卷的分數上,結果忽略了自己的本質。事實上,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答案,就連批改後的考卷也不能,除了我自己。

 

  我的意思是,假設自己的志向與測驗成績較高或相對排名較前面的科目搭不上邊呢?比方說,我很喜歡空間規劃與設計,但在以前做過的智力測驗中,我在空間概念拿到的成績實在不怎麼樣,該如何看待?於是就跟自己說,放棄吧,你不適合做這一行。

 

  但是真實的志向是不會騙人的,時間的淬鍊會將一個人的本質漸漸顯現出來,生活的經驗就會暗示我答案:我是誰?真正的自己該是什麼樣子?

 

  親朋好友會關心的大抵是工作與薪資,可是很少人(應該說幾乎沒有)會問我:你找到你的人生目的了嗎?

 

  或許是以為我已經找到了吧,大學主修的科目就是我的人生目的,是這樣嗎?我必須老實說,那是一次「手段與目的混淆」的經驗,幸運的是,儘管懵懂無知,還是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然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那是幸運還是不幸呢?大學對學生的淘汰機制太過寬鬆,要如何分辨誰才是該領域的優秀人才?

 

  我看過一個畫展,是一位公營事業退休員工的油畫個展。大概是這個畫展說服我考公職的吧,喜歡畫畫是一回事,但總要有辦法養家活口,畫畫是不能當飯吃的。他是模範,我們應當如此,從年輕到壯年、中老年,三十年的歲月為公司或公家機關付出,退休以後愛怎麼畫就怎麼畫,退休以後就是天堂,真是如此嗎?

 

  撇開年金改革的議題不談,我只是有個想法,如果那位畫家打從年輕就一心一意畫畫、如果把他在公營事業服務的時間全拿來畫畫,他到現在這個年紀又會是什麼樣子呢?他會是只在家鄉展出,還是享譽國際、到處巡迴演講呢?

 

  翻閱剛畢業時在筆記本上寫的雜記,我只想告訴那個自己:「你終將孤獨。」但是,孤獨並不可怕,就像死亡,雖然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那真的沒什麼好恐懼的。

 

  所謂的孤獨是,發現自己在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參考點。人與人天生就會互相模仿,從茫茫人海中尋找楷模,試著在對方身上尋找相似之處。有為者亦若是,如果他可以,那麼我也可以;如果他這麼做,那麼我也會這麼做;如果他這麼想,那麼我也是這麼想。我把這樣的邏輯看成是某種「對自己的便宜行事」,為了趕快自我統合,直接省略自我追尋。就好比,為了趕快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或為了趕快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忽略自己內心的聲音。

 

  說到這,順便來談談「先立業後成家」與「先成家後立業」之辯。由一個既沒立業也沒成家的人回答,實在很沒有說服力。但還是提供淺見:搞清楚手段與目的,這道人生課題自然就能解開!

 

  時間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如此才不會所有事情同時發生。

  Time is what prevents everything from happening at once.

——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