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感想

2018-10-04 00:00

 

  先懺悔,我去了五月辦在元智大學的新書小講座,中途溜走。友人O感興趣,但居住南部離活動地點太遠而且「無職省吃儉用中」,於是由住在北部的我前往參加。原本是這麼打算的,但我估錯交通時間,從台北車站搭區間車到內壢車站,以為下車走路一下就到了,實際上至少要走三十分鐘。進了校園又繞來繞去,到現場時講座已經開始了。

 

  由於已錯過半小時,此時花錢入場總覺得不划算,姑且先假裝沒有報名的路人,旁聽看看再決定要不要付費坐下來。聽到關於記憶的改編、Kelly的歸因理論……之前學心理學的時候大概都知道了,印象中講者還提到南韓的天橋寫「珍惜生命」,反而有更多人在橋上自殺。人為什麼一定要快快樂樂的呢?為何不能悲傷呢……後來,我看外面風光明媚,難得來一趟元智大學不在校園探索很可惜,就默默離開了。

 

  可能是柴嘉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未聽完的講座更令人在意,書的內容隨著時間流逝更加令人好奇。只聽三十分鐘講座對友人O不算有交代,如果當初選擇參與到最後並買一本書,也許可以把書轉送給友人O,得到的體會也更多。或許會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沒記錯的話,友人O和《別再叫我加油,好嗎》的作者好像是同一間高中畢業,在高中也有一些不太愉快的回憶(當然,並不相同)。

 

  •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學習心理學的動機,為了更了解自己和憂鬱症,進而拯救自己。我想起那年夏天為了接觸心理學而準備國考(整個本末倒置),事後看來也確實是,專業科目有心理學的類科考上了卻不去,彷彿只是為了證明一點東西,或者只是為了與某些觀點相遇,在恰當的時機學習對一生有助益的知識。我一直是嚮往心理學的,卻沒有唸心理系,而是後來用函授的方式學到。人生迷惘時,心理學老師問我考公職的動機,我一時說不出所以然,我問如何申請上史丹佛心理系,心理學老師告訴我有哪些研究領域,哪些要做動物實驗……。話鋒一轉,說有些人唸心理系是因為自身的一些問題,可是,當要成為心理師,免不了成為別人情緒的出口或垃圾桶,要是本身心理的問題沒有解決,恐怕難以勝任。不過,也的確有些心理學家是因為切身的經驗,更能同理別人也做得很成功。

 

  總之,我對這本書的副標題起初是抱持懷疑的,但人生會通往哪條路通常不會完全按前人的腳步走,也不會完全符合世俗的標準。無論有沒有確診憂鬱症,每個人都要好好面對生命的課題,完成人生的使命,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

 

  對於憂鬱症,即使在教科書讀過理論面的資料,也不能說我了解。這本書則用作者從高中到大學階段的經歷,帶領讀者進入活生生又立體的世界中,一窺憂鬱症的面貌、當事人的情緒反應,還有走過那段低潮的過程。看得出來作者一直很努力,想要活出精采的人生,跳脫出病症的束縛,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痊癒,至少也能與之和平共處。印象深刻的句子例如:我們叫憂鬱症的人想開一點、快樂一點,怎麼不跟生病的人說「你健康一點啊」?還有這段:「你感覺到悲傷就是悲傷,你感覺到痛苦就是痛苦,這不需要去跟別人比較。你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頁54)這概念源自Carl Rogers的現象場,內在知覺到的比外在真實環境還要重要。

 

  •  

 

  實踐「把愛傳下去,把書推廣出去」的精神,前天我把這本書(實體)傳給友人Q,他的閱讀速度比我快許多,隔天就反應看了想起以前不好的回憶,叫我不要再推薦這類書給他。一方面很高興他的回饋,另一方面則困惑,我看了覺得還好啊。也許是因為,我注重的點在於作者如何走出陰霾,迎向未來精彩的人生(年紀輕輕能出書不簡單啊!),以及萬一我哪天陷入憂鬱了,如何能自救,還有萬一身邊朋友哪天憂鬱了,該如何給予幫助;而友人Q則不小心打開塵封多年的往事黑盒子,掉進尚未釋懷的過去吧。

 

  評量自己應該沒有憂鬱症,但書中有個地方讓我有共鳴,就是「書寫」。剛畢業那幾個月,找不到工作很討厭自己,充滿罪惡感,那些抑鬱用書寫抒發,寫了很多負面的東西,心情不好就把心裡的話寫出來,有時又突然想鼓勵自己,那些話也寫下來,現在回去看,真感謝文字的發明。我現在每天都會記錄自己做了什麼、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書等等,就像作者提到的「成就箱」吧!

 

  又回過頭去看心理學老師寫給國考上榜者的話語,如何避免憂鬱症找上門?找到真正喜歡做的事、隨時和正向的人在一起、和他人維持良好關係……,那如何創造良好的關係呢?或直白一點,如何結交新朋友?《別》書進入尾聲時提出「人際互動之碰撞學說」,彼此要有「最低交友意願」,並且「在能引發兩人連結的正確方位相遇」(頁187),用化學原子比喻人際關係,頗有意思,一時沒有成功也不要氣餒,總是會成功的!

 

  ISBN: 978 986 3429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