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4千個禮拜》感想

2024-07-07 00:00

 

  以前單位的同事,解封以來已出國旅遊超過十次,半年內就去了越南、埃及、印尼、南韓、日本……,但不知為何,這樣的經歷我一點也不羨慕。並不是我對這些國家沒興趣,而是想想看,如果這麼頻繁,在短時間內去那麼多國家,接受過多的刺激,應該會麻痺吧。

 

  五月跟友人R去摩洛哥的時候,同團的團員似乎也很忙碌,剛從瑞士回台就接著參團,摩洛哥之旅結束後又要趕著去美國。另一名團員則聲稱自己已報名了去土耳其的團。同桌吃飯,周圍的人聊天時講的是曾去過哪裡、將來要去哪裡,鮮少人提及在摩洛哥的體驗有多麼新奇、多麼令人陶醉。我好像一片既不拉攏過去也不牽扯未來的白紙,只想竭盡所能把在摩洛哥的此時此地入木三分書寫進去。

 

  我不想瞎忙,而立之年就崇尚樂活人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作者主張「活在當下」的觀點甚為贊同。人生很短暫,故我們應坦然接受其有限性,何必妄想螳臂擋車以有涯對抗無涯?

 

  你試著大口吞下這個世界提供的體驗,努力讓自己感到真正活過,但是這個世界能提供的體驗幾乎是永無止境,因此親身體會過幾樣之後,並不會讓你感到已經享受到人生的可能性,反而會直接再度掉進效率陷阱。成功有過更多美好的體驗之後,你就會開始覺得除了已經擁有的一切,你有能力或者應該再多要一些,結果就是讓活不過來的問題愈演愈烈。

頁61

 

  周遊列國可讓人增廣見聞,本身是美事一樁。懷抱環遊世界的夢想也值得稱許,可是掉入效率陷阱就不太妙。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書裡提到關於時間的觀念,我認為亦能以金錢觀帶入思考,也許世俗了點,但殊途同歸。努力劃掉待辦事項清單上的項目,就好比辛苦賺來的錢,屬於「主動收入」,薪資每月固定幾萬元,爬到更高的職位獲得加薪,看似收入增加了,但若不懂投資理財,沒有創造穩定的「被動收入」,還是很難實現財富自由。在這個階段,僅憑主動收入結婚成家、或買奢侈品、或開更好的車、住更好的房子,使負債大於資產,很可能就會陷入「老鼠賽跑」。為了填補支出,為了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更忙碌於工作,賺加班費或設法升遷調薪,然後又購入更多負債。這就像增加辦事效率,做更多事情,可是新的事情又冒出來,永遠沒有做完的一天。

 

  既然努力工作就像不停轉圈圈的老鼠,那是不是乾脆躺平還比較好?或許哦,躺平也不失為一種跳脫迴圈的方式。不過重點在於取捨,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哪些事情則是放個一千年再做決定也不遲?有一種方法是,列出二十件想做的事(嘿,我在十一年前也列過人生夢想清單),接著從中挑出五件最想做的,那剩下十五件呢?就放著,別理它,專注在排名前五名的事就好。因為不可能「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大人也必須懂得做選擇,「全都要」到頭來會什麼都做不好。

 

  如果說高超的時間管理,可說是學習以理想的方式拖延,好好面對自己的有限性,據此作出選擇,那麼另一種拖延,通常是試圖迴避事實的結果——不好的拖延害得重要的事情缺乏進展。

頁92

 

  •  

 

  我為數不多,但完全有自信提供給大家的一項約會建議便是:你要「定下來」。

頁98

 

  當看到越來越多比自己年輕的人已有互訂終身的對象,而自己正筆直朝著大魔法師的方向前進,不禁思考是否該參加聯誼、相親或網路交友。有一回,在鄉民網站上看到有人分享如何從上千個聯誼對象中脫穎而出,抱得美人歸,脫離單身的「苦海」,並鼓勵大家早日「上岸」。

 

  該鄉民寫道,在聯誼付出的心力不亞於準備國家考試。我心想,過程似國考嗎?哦,那就可以輕鬆一點,別把自己逼太緊。我以國考曾考上兩次的過來人經驗分享一下,讀書計畫僅供參考,就算一天只唸沒幾頁也沒關係,厭倦了就去看漫畫、看小說,放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有持續在唸書的軌道上就行了。考上跟沒考上真的只是一線之隔,沒考上也不代表不優秀,回過頭來看,我反倒覺得自己尚未考上那段時期更有生產力與創作力。

 

  照理說,網際網路如此發達,這年代應該更容易認識異性,輕而易舉就可以加好友。但加了不見得會開啟對話,而琳瑯滿目的帳號與頭像在在暗示著「天涯何處無芳草」,還有無數選項待開發啊!然而,正是太多的可能性,讓人忽略最根本的事:定下來。

 

  有些人會去拜月老祈求天賜良緣,我本身不信這個,但換個角度想,這樣的「儀式」多少有讓自己意識到要「定下來」的作用。假使拜了月老,求了心安,再次有邂逅異性的機會時,就會想這是否是拜拜求來的緣分,於是好好把握住,真心誠意相處,而後證實果真是真命天子。不一定是月老靈驗,而是心理作用的推波助瀾。

 

  對於交往或結婚對象,我沒有任何預設條件,甚至認為誰都沒差。穩定單身四、五年後,我漸漸理解當年在《幸せになる勇気》裡讀到的內容是什麼含意:「不是追求命中注定的那個人,而是打造足以稱為命運的關係。」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不是看對方是誰,而是看彼此共同經歷了哪些事。

 

  我們的人生做了什麼,根本沒人真的在乎。

頁231

 

  就算最後都沒「成功」步入婚姻,也不會怎麼樣。沒有人會在乎自己做了什麼,除了自己。不過,若要覓得良伴,就要先讓自己的心態定下來,也必須將就。

 

  你和其他人高度同步時,內心會湧出一種感受,好像時間變得更真實——更強烈、更鮮明、更充滿意義。

頁204

 

  •  

 

  人生中的每一刻都是「最後一次」。這一刻抵達之後,你再也無法再次碰到這一刻,而且每一刻過去,你剩下的時刻只會比先前少。

頁144

 

  要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良好的嗜好或許應該讓人感到有點尷尬;你會尷尬,代表你是為了做而做,而不是為了獲得某種被社會贊同的結果。

頁170

 

  何謂嗜好?按照書中提供的定義,良好的嗜好會讓人感到有點尷尬,我聯想到「寫作」這件事應該就是我的嗜好,無論是寫閱讀心得或日常記事,或創作奇妙的新詩,這些我一般不太會跟不熟的人講,確實講起來有點尷尬,讓人難以啟齒。而且我純粹是為了寫作而寫作,不在乎點閱率,也不在乎是否有金錢報酬。

 

  參加 聯誼 時,我會說自己的興趣是登山、慢跑、閱讀,但就是不會說「寫作」。那才是我真正的嗜好,嗜好不會輕易說出口。

 

  最後補充一個符合「活在當下」精神的實用建議:停止替大事做好準備,想做什麼現在就去做。比方說欲畫一系列畫作,就別找藉口,直接著手,每天撥個十分鐘也好,畫就對了。

 

  ISBN: 978-986-077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