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力量》感想

2017-05-15 00:00

 

  我的夢想清單裡,其中有一項是「發明改變一般人認知的東西,並取得專利」。這是個沒有設定期限的夢想,因為我把發明看作是一輩子的事。只要我還在這世上活著,保持警覺、清醒,運用敏銳的觀察力,時時留心周遭環境的變化,不定期與人邂逅交流,自然而然會水到渠成。但光是這樣就能實現嗎?

 

  報紙上有時會刊登某項發明得獎的報導,通常那些確實都是很有創意的點子,但是之後似乎就沒有後續了。我不禁困惑,是不是得獎是一回事,製成商品在市場熱銷又是另一回事?想要發明改變世人生活的東西,除了將想法付諸行動,克服技術上的困難之外,看來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學。

 

  奇普切斯(Jan Chipchase)擁有數十項專利,對我而言,這正好是現成的正面例子。看看他的著作,或多或少能學到些什麼。由於我看的是中文版,進入正題前,先插段題外話。

 

  《觀察的力量》(Hidden in Plain Sight: How to Create Extraordinary Products for Tomorrow's Customers)此書的譯名讓我有些匪夷所思,我查了一下「hidden in plain sight」的意思:某個時候似乎被隱藏了,但其實一直都顯而易見,並沒有被隱藏(That at some point in time seems to be hidden, but actually is not hidden and is easy to be found. )。試著想了一下書名的其他譯法,我可能會翻「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吧。譯者將書名譯作「觀察的力量」或許有他的考量,但就我看了這本書的印象,我認為此書談的不只是觀察,還有異國體驗、資料的分析與篩選、現象背後的本質等等。再加上最近好像很多書或題目都叫做「〇〇的力量」,使我對書的中文譯名多了一層疑慮。

 

  • 體驗當地風俗民情

 

  以前在上海旁聽過一門課,名叫設計心理學。授課老師說,旅遊要到「城市最邊遠的地方」,見識「實際生活圈」,只看旅遊景點是看不出端倪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果有公車,他會任乘一輛,一路坐到終點站,然後下車,那裡通常能看出當地居民實際的生活情形。旁聽了幾次後,我就不再坐在教室聽這門課了,我決定身體力行,一個人從上海的市中心來到郊區,那收穫果真是待在教室聽課的好幾倍!

 

  書的第五章<觀察什麼?觀察的時機與方法>喚起我在上海那段時間的回憶,裡面有個專有名詞「迅速文化校準」,雖然翻譯的讓我不是很明白,但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讓我很熟悉,也覺得可行。比方說「一大清早的散步或尖峰時段搭地下鐵;造訪理髮廳、車站或全球連鎖餐廳在當地的分店;或看到標語就稍微停下來想一想」(頁173)。

 

  尖峰時段的上海地鐵真的很可怕,車廂塞滿了人,擠到一點空隙都不留,叫人動彈不得。儘管沒有奇普切斯的團隊那麼早起,但早晨的景象的確很值得觀察。早上七點多,宿舍門口的雜糧煎餅攤販開始有排隊的人潮,大部分是趕著八點上課的學生。離宿舍遠一點的地方,賣包子的、賣粢飯糰的攤子前也絡繹不絕。街道彷彿競賽跑道,一批一批的人快步行走,深怕被後面的人追趕,騎腳踏車的也沒有一點放慢速度的打算。

 

  至於理髮廳,我就沒有在家鄉以外的地方進去過了,因為風險太大,其一是擔心髮型被剪壞承受不起,其二是萬一被店員坑負擔不起。我倒是比較能接受在等待衣物時,跟洗衣店的阿姨講講話(雖然聽不懂上海話)。

 

  說到標語,我迅即想起隨處可見的「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太常見了,一開始看到還感覺新鮮,後來就麻木了。聽說小學生都要會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書裡寫道:「標語反映社會行為與價值衝突。」(頁188)那麼這二十四字的標語反映了什麼呢?代表著已達成、部分達成,還是尚未達成的目標呢?

 

  • 每天的糾結:門檻地圖

 

  橫軸是時間,縱軸是隨時需要管理的門檻。以飢餓為例,縱軸就是飢餓的程度。沿著橫軸有三條線,一條是波峰門檻,超過這點,人會撐到再多一口都吃不下;一條是波谷門檻,低於這點,人會餓得動也動不了;在波峰門檻和波谷門檻之間則是舒適區,只要是正常人,都會努力讓自己待在舒適區內。(參考頁58)

 

  聽起來有點抽象,我搜尋了一下,看有沒有「threshold map」的範例圖表,可惜沒有找到。我想到經濟學有個稍微類似的概念:無異曲線(或等效用曲線)。縱軸和橫軸分別代表某樣東西,可能是肉和青菜。一般來說,大部分都是凸性偏好(凸向原點),平均優於極端。整盤子的肉太膩,整盤子的青菜也不好下嚥,最好有一些肉也有一些菜。如果把縱軸和橫軸換成「太撐了」跟「餓扁了」,嗯,好像連結得有點牽強。

 

  不光是生理上的飢餓,還有很多情境也可以套用「門檻地圖」,例如:多久補一次妝、多久查看一次手機訊息、音響要壞到什麼程度才會送修……。了解目標群眾的門檻地圖,就可以知道該怎麼做,以適時推他們一把,促使他們「消費」。因為門檻是不斷變化、隨時在調整的,所以關鍵就是如何「巧妙操控確立的門檻」(頁71)。

 

  另外還有一種門檻,它是由「精神交易成本」產生的「憂慮門檻」。每次花錢的掙扎和心痛,這筆錢花得值得嗎?該不該花?分成多次的小額消費比較會讓人有這樣的感受。這我頗能理解,一次買一本漫畫單行本,我會猶豫很久,最後乾脆不買,但是等到它完結,再一次買一整套反而有一勞永逸的暢快。

 

  「攻擊憂慮門檻就是設法消除精神交易成本。一個方法是把它『委託』出去。」(頁75)先存一筆錢在帳戶,每次消費就從該帳戶裡扣除金額,或者事先在悠遊卡裡儲值,每次搭公車、坐捷運或去超商買東西只要刷一下即可。我發現,當我用悠遊卡到便利商店買東西時,的確比較不會感覺在花錢。

 

  • 文盲與窮人的選擇

 

  我國的識字率很高,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二〇一六年底,識字率為98.70%。這麼高的識字率,使我幾乎要忽略世界上仍有文盲的事實。

 

  要公平對待交易對象,最好的方式是了解他們會怎麼應付自己的問題,而非擅自揣測怎麼為他們解決問題。(頁268)

 

  在第八章<企業的傲慢與偏見>,作者探討了關於使用者「自尊心」的議題。既然有那麼多文盲消費者有購買手機的需求,為什麼不為他們專門設計一款手機?答案是就算推出了,他們也不願意購買。他們寧可買跟一般人一樣的手機,也不想買會暴露自己是文盲的手機。

 

  另外還有印度Tata Nano汽車失敗的例子,當時號稱全球最便宜的汽車,目標鎖定中低階級,但那些中低所得的民眾寧可購買價格貴十倍以上,而性能比較安全穩定的車。

 

  一般的觀念是,低所得民眾會消費符合其微薄預算的商品和服務,即所謂便宜貨。事實並非如此……正因為他們必須讓每一盧比發揮最大效益,他們最負擔不起的就是設計不良的產品。(頁37)

 

  如果在火車站附近觀察一些外籍移工,會發現他們的手機似乎並不差,甚至還有用iPhone的。我想這可能也有它的道理,對一個離鄉背井,在語言不通的陌生地方工作的人來說,最掛念的莫過於千里外的妻子(或丈夫)、小孩、父母等家人。為了時時保持聯繫,就需要一支功能很強的手機,因此,他們願意多花一點錢,買一支好一點的手機。

 

  • 嶄新視野、機會無國界

 

  雖然我的其中一個夢想是「發明改變一般人認知的東西,並取得專利」,但看了這本書以後,我的一些認知也被改變了。進入發展中國家也能學到很多事,不,搞不好比已開發國家還要多。實地走訪、親身體驗,結合理論與實務,探究表象背後的本質,當機會赤裸裸呈現在眼前,可千萬別視而不見。

 

  ISBN: 978-986-248-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