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感想

2023-01-23 00:00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很明確,封面及書名一望即知。有如此鮮明立場的書不多,而還能旁徵博引,有系統又實事求是地從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領域將性惡論點各個擊破,更是鳳毛麟角。對挑剔的讀者來說,最棒的是,這本書十分易讀,作者很會說故事,中文版厚達五百多頁,但讀起來像小說一樣引人入勝。

 

  我們——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襲來——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我將呈現大量的科學證據,證明對人性有著更正面看法是多麼切實際的事。同時我深信,如果我們開始這麼相信,那這件事就可以更真實。

頁34

 

  •  

 

  不少我未曾質疑、以為千真萬確的事被推翻。比方說,心理學學到的旁觀者效應和史丹佛監獄實驗。前者在記者以訛傳訛、未經查證盡可能報導得駭人聽聞下,一起殺人案如滾雪球般發酵,流傳至今。年輕女子被殺害,三十八個目擊者都不幫忙,但真是如此嗎?後者出了書又出了電影,主導實驗者還當上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讀過《路西法效應》,雖然這場實驗本來就有爭議,但竟然涉及造假,還是很令人震驚。

 

  除了上述心理學領域的翻案,還有真實版《蒼蠅王》,以漂流到東加阿塔島的六名少年為例,幾個人在孤島長時間相處,會發展出分工合作,生活得很有秩序。而復活節島之謎更是讓人出乎意料,並沒有令人絕望的自相殘殺。讀之心想,幾年前買的《大崩壞》一直束之高閣或許是明智之舉。此外跟犯罪學有關的破窗理論,預設人性本惡反而造成國家資源浪費。

 

  相信人類本性邪惡,也為惡的存在提供了一個有條有理的解釋。面對仇恨和自私的時候,你大可告訴自己:「喔,沒辦法啊,人性就是這樣嘛。」但如果你相信人性本善,你就得去問邪惡到底為什麼會存在。這種想法意味戰鬥與反抗是值得做的事,而這種想法也會迫使人有義務要行動。

頁240

 

  比起主張人性邪惡,從一而終相信人性善良需要更大的勇氣與信心,犯了錯更不容易替自己找藉口。聽起來或許難以接受,但就算是恐怖份子、戰場上的敵人、監獄裡的犯人,心中也有良善的一面。

 

  我們必須了解的事情是,這些恐怖主義特務大多數並不是宗教狂熱者。他們是最好的朋友。

頁281

 

  不論是恐怖份子或納粹,拿起武器的初衷可能並不是為了領導者吹捧的那些崇高理念,而是純粹為了保護跟自己關係最緊密的親人摯友,出於良善的動機,卻一步一步走向作惡的道路。

 

  •  

 

  如何消除偏見?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認為答案是接觸,更多接觸。書中舉南非種族隔離的例子,維爾容兄弟(Abraham & Constand Viljoen)言和是避免內戰發生的關鍵。讀到這章我才知道地球上有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忘記以前歷史、地理課是怎麼講這一段,但我很喜歡作者的敘事方式,也對陌生的南非歷史產生一點興趣。

 

  人有親疏遠近,會厚此薄彼。為何如此?科學上的說法是鏡像神經元,這也是同理心、甚至「共感」運作的機制,使我們對他人感同身受,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進而想要幫助他人、分擔他人痛苦。不過,這有個問題,如果是我們完全沒聽過的人呢?

 

  同理心不是普照世界的慈愛陽光。它是聚光燈,是探照燈。它在你的生命中挑出一個特定人士或一群人,當你忙著把沐浴在那道光之下的所有情緒吸收起來,那以外的世界就消失了。

頁289

 

  一本倡導相信人性善良面的書卻批判同理心,作者指出,應該用「同情」取代「同理」。我想到賽蒙(Herbert A. Simon)提出有限理性,而我們的同理心其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將同理心無限擴大到所有人,在那之前自身大概就先耗竭了。

 

  新聞媒體常報導特定人的故事,例如:烏俄戰爭中戰死的台灣人、空難罹難者、患絕症的公眾人物、時間管理大師的受害者等。記者描寫得越詳細,我們的感受就越深。當我們把關注放在被報導的人身上,沒被報導的部分就彷彿不曾存在。而資源也往往會分給有故事、有在行銷的個人或團體機構,氾濫的同理心有時反而會導致資源的排擠。

 

  我們有惻隱之心是好事,但不必把他人的一切感受都吸納進來。

 

  •  

 

  我們之中有許多人工作的方式——沒有自由、沒有玩耍、沒有內在動機——正為憂鬱症的流行添加柴火。

頁388

 

  書的後半部,作者舉實例說明把人都看作會積極向上、自動自發,對社會將有多大的效益。我印象較深的是荷蘭的阿哥拉(Αγορά)學校,學生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權,可以決定自己想學什麼、想朝哪個領域深造,也沒有課業上的競爭排名。神奇的是,這樣的學校把各年齡的學生混在一起接受教育,竟完全沒有霸凌,學生還表現得比在傳統學校來得優異。

 

  台灣有類似的學校嗎?我可以想到比較接近的就是自學。從小到大,我所待的學校基本上都屬於「全控機構」。根據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定義,全控機構具有幾下特點:

 

  1. 每個人都生活在同個地方且服從單一個權威。
  2. 所有的行動都一起執行且每個人都做同樣工作。
  3. 活動的安排非常僵硬,通常是一小時一小時如此排定。
  4. 有一套由明白且正式的規則所組成的制度,由一個權威施行。

頁382~383

 

  在一般的學校,上課打瞌睡可能會被叫去罰站,但在阿哥拉則是想休息隨時都可以休息。我個人很支持阿哥拉的教育理念,因為人生絕對不是只有讀書和工作,所以有必要從小就懂得如何運用閒暇時間,懂得如何玩耍,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讓自己投入某件事,達到正向心理學所講的「神馳」。否則,除了上班,下班後只知玩手遊、追劇、耍廢,被動地被3C、被炫目的科技發明推著走,這樣的人生不是很乏味嗎?

 

  •  

 

  ……他認為,我們一旦定居於一地,各種關係才會開始崩壞,而那正是考古學現在所證實的。盧梭認為發明農業是一個大失敗,而這一點,我們現在同樣也有充足的科學證據。

頁150~151

 

  說到性善或性惡,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下,我會聯想到孟子和荀子,但《人慈》是荷蘭人寫的,貫穿書中作為持性善或性惡觀的兩個靈魂代表人物則是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霍布斯(Thomas Hobbes)。

 

  霍布斯寫作《利維坦》,國家好比巨靈,是一種遏制人類私慾的必要之惡(這句話參考此)。兩大哲學家的擂台上,表明「人慈」的書當然是要讓盧梭獲勝。在推演過程中,提及由狩獵採集社會轉變為現今的農業社會實質上是弊多於利。這部份讓我大開眼界,很久以前,男女還比較平權!男性與子女相處時間更長,女性可以自由選擇配偶。反倒是到了農業社會,私有財的概念出現,女性地位下降,還成了私有財的一部份。

 

  狩獵採集社會的人到處漂泊,居無定所,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有更寬闊的人際網路。農業社會的人被圈在自己畫設的那塊地裡,每天被繁忙的農務壓得喘不過氣,離排泄物太近,離牲口太近,雜交、前所未有的疾病就此誕生。我覺得這有道理,為什麼有人會提倡周遊列國、趁當學生的時候去國外交換、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或許是因為遠古的採集社會就是像這樣,不停旅行,接觸與自己不一樣的人。

 

  •  

 

  書中有一個觀點也滿有趣的,共產主義就在你我身邊。廣義來說,一戶家庭如何維持運作?靠的就是不計報酬的共產思想,父母讓子女有房子住、有東西吃、有玩具玩,理所當然到一般不會察覺這就是共產。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對我們自己的共產主義那麼視而不見呢?或許是因為,我們共享的東西看起來實在不那麼引人注目。我們分享那類東西時都覺得理所當然。

頁405

 

  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也並不是互斥、水火不容的兩個概念。它們都奠基在把人視為自私自利的一份子上,而哈丁(Garrett Hardin)的共有財悲歌,或公地悲劇,使我們誤以為必須仰賴資本主義,以為必須把我們變成經濟人,社會才能運行下去。

 

  我們天生就傾向團結,反而市場才是從上而下強制推行的。

頁412

 

  書中提到,在既有的資本主義、舊的共產主義外還有另一種選擇,那是以人天生傾向團結合作為前提。在有些地區,參與式預算使公民自願多繳稅,因為他們很清楚政府將把稅收用在什麼樣的公共建設上。

 

  驗證共有財不會走向悲劇、和哈丁的理論唱反調的政治經濟學家,書中翻譯作歐玲(Elinor Ostrom)。我看到英文姓氏意識到,不就是行政學裡講民主行政典範的歐斯壯?但不是同個人,行政學的是Vincent Ostrom,和歐玲是夫妻。我開始回憶在財政學、行政學,到底有沒有讀過歐玲,她的觀點明明比從中學的公民與社會到國考的財政學、行政學,一路不斷出現的共有財悲歌還要更切合實際、更能帶來希望。

 

  •  

 

  魔像效應是一種反安慰劑:這種反安慰劑導致窮學生更加落後,讓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讓孤立的年輕人極端化。

頁341

 

  讀到最後,我幾乎被作者的論述說服了,我們本來就是心地善良的「幼犬人」。「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和「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在媒體不厭其煩報導社會上的負面新聞之下,滋長我們對人性的絕望。但讀完這本,對「人慈」不論持懷疑或相信,都應該勇敢相信善良普遍存在,因為除了「安慰劑效應」,還有「反安慰劑效應」。相信好人好事是常態,就真的會導向正向的循環;反之,相信人心險惡舉世皆然,世界就會越來越糟糕。

 

  抱持嶄新的想法,具體來說,今後該怎麼面對人生的各種課題?作者提出下列十點:

 

  1. 有疑慮時,假設最好的狀況
  2. 思考雙贏的局面
  3. 多問問題
  4. 緩和你的同理心,訓練你的同情心
  5. 試著瞭解他人,就算不知道他為何有那種想法
  6. 愛你的自己人一如別人愛他們的自己人
  7. 避開新聞
  8. 不要揍納粹份子
  9. 出櫃:做善事不必羞愧
  10. 要切乎實際

頁493~514

 

  最後最後,舉一個共享的例子,我的網站也是,不計酬勞分享一些有的沒的心得。我也不知道幹嘛花時間打這些文字,沒有錢,不會帶來收入,但我根本不介意。點閱率隨它去,然後我超討厭廣告!我就是為了不要有廣告才自己設一個網站。為了自己?或許,但也可能出於利他之心。

 

  ISBN: 978-957-13-9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