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奇怪的數學家〉感想
這部電影吸引我的地方有兩個,一是數學,二是脫北。電影講述的是前北韓數學家李學成與菁英學校墊底高中生韓智宇相識相知的故事。數學家追求學術自由而脫北,卻隱身在校園裡做保全的工作;從小拿無數獎狀的資優生,到了菁英匯聚的高中,成績卻差到瀕臨轉學的困境。這樣的組合不無道理,兩者都散發著「天地之大,竟無容身之處」的無奈與挫折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韓愈〈師說〉
韓智宇學習遇到困難,菁英學校的老師一方面挖苦他,仗恃權威要他考慮轉學,另一方面則思忖要是少了一個關懷生,就少了一個墊底的,社會上、群體裡,總要有人當墊背。
菁英學校期末辦數學競賽,並以競賽成績作為期末考成績。只有菁英中的菁英、前三名才有存在的價值,其他都只是敬陪末座、陪襯的而已。現實生活中,不少考試確實是如此,只有前幾名才會出現在榜單上,至於名字不在上面的,將不見天日。
南韓看似相對自由的國家,高等教育卻被電影狠狠諷刺一番。補習班外洩試題、當權者不分青紅皂白找代罪羔羊、以排名為威脅手段逼學生轉學等等,如此多荒謬之事,最為荒謬的大概是放著前數學教授做保全、做清潔工,令人嚮往的學術自由到哪去了?結局並暗示韓國人對歐洲學術研究環境的嚮往。北韓固然極權,南韓也沒好到哪去,最好的發展還是去德國。
遇到好的老師很重要,好的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跨越可能發展區(ZPD),發揮鷹架作用(scaffolding),而且是潛移默化的。
李學成的教學方式很有條理,開始教學前先把規矩訂好。規則一,永遠不要告訴任何人這間教室裡發生的事;規則二,不准問數學以外的問題;規則三,雖然指導數學,但對成績排名一點也不感興趣。規則一和二後來都被打破,我印象最深的是規則三,我教你數學,但我對你的數學成績不感興趣。也就是說,這不是成績導向的學習,那麼,撇開成績不管,學數學做什麼?
數學這科目往往與升學掛鉤,除非唸文組,否則很多科系都採計數學分數,數學差的話,恐怕很難錄取到多好的學校。我最近在財政學遇到瓶頸,財政學的根基是經濟學,然而,如果再往更根本的層次探尋,那就是數學,邊際的概念蘊藏著微分的概念。數學不好,經濟學很難變好;經濟學不好,財政學也好不到哪去。說數學是我想看這部電影的理由,不如說,我個人也想藉由電影找回一些唸數學、唸經濟學,乃至於唸財政學的熱情。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愛因斯坦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家要具備什麼特質?李學成與韓智宇夜晚在校園橋上一問一答。是天分嗎?最聰明的最先放棄。難道是努力嗎?最努力的第二個放棄。李學成給的答案是勇氣,不是一股勁往前衝的自我打氣,而是一種處之泰然的態度。遇到難題的時候:「這題好難啊,看來明天要一大早來挑戰了。」
這樣想,再難的題目也有辦法解開。不死背答案、不相信未被證明的事,不僅是在學業上,運用到人生也是。即使不被周遭的人看好,也不要就這麼被動接受,去證明吧!證明自己的實力、證明哪一個選擇才是正確的。
作為學生,算出一道題目總是迫不及待想知道算對算錯。假使題目本身是錯的呢?往錯誤的題目裡鑽,再怎麼樣也不會找到答案。又假使那是一道沒有人解開過的題目呢?自己證明吧,反推回去證明答案是對是錯,那正是數學家在做的事。為何要花那麼多時間計算根號2的值?因為想和數學變熟。
在不計較得失的前提下,我們是不是曾有過不知不覺和某個領域變熟的經驗?不自覺完成一萬小時的修煉?那就是進步的開端。
設法讓才能開花結果吧!不論身在何處,從事著什麼工作,就算現狀是一灘停滯的爛泥,頭頂是一團籠罩的烏雲,還是要保持淡然面對難題的勇氣。一時解不開也沒關係,去用圓周率彈一首曲子,那是數學與音樂交會的點。登峰造極的數學家、科學家,似乎都有點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