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心之讚:人氣評比的缺陷
高中的時候,我的國文作文沒有到非常好,有一部份原因是寫考卷時,答題時間有限,短時間內很難從腦袋裡挖掘出很深層的東西,作文的回家作業我往往寫超時,才勉強寫出自己滿意的內容。有一種說法是,那些微小的感動要從生活中累積,對身邊的事物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如果能即時記錄下來就更好吧?」高中的我曾這麼想過,那些所謂的「靈感」的確是稍縱即逝,那是不是要隨身攜帶便條紙跟筆?
這樣的想法到我高中畢業,臉書開始走進日常生活當中。我就是在那時候註冊臉書的,最初的朋友也幾乎是高中同學,註冊的用意是為了畢業後持續聯繫。真的出現一個超級具有即時性的玩意了!不過,真正具有即時性應該要等到智慧型手機及無線網路普及的時候,搭配應用程式相輔相成。
如今回過頭來看,貼文的功能回應了我當年的突發奇想,不費吹灰之力就有人幫我實現。實際上卻是,後來我幾乎很少發文,不論是哪個社群網站。怎麼會這樣呢?
愛因斯坦說:「可以量化的東西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東西不一定可以量化。」(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按讚數、轉發數、留言數、瀏覽次數等,這些可以量化的東西真的很重要嗎?去年讀的《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即讓我反思,相較於令人愉快、洋溢幸福喜悅的貼文,陳述嚴肅且重要議題的文章反而沒什麼人在關注討論。如果臉書當初把「讚」設計成「重要」,讓用戶看到重要的貼文就按星星,而不是按大拇指,用戶看到的訊息會比較發人深省嗎?
我也發現,自己會被可量化的數值誘導。我個人按讚的模式大概是,交情好的特定朋友發的文必讚,再來則是雖然沒那麼熟,但發的文有很多人按讚,於是跟著按讚。很少是基於貼文內容發自內心表達贊同的,簡單來說,除了看人(因人論事),就是從眾(錦上添花)。假使一則原創的貼文按讚次數少得可憐,我甚至會懷疑它的可信度。這個年代,誰能無視貼文底下的按讚或轉發次數?(就算聲稱毫不介意,潛意識中也會被數字引導,想想定錨效應與priming effect吧)。
從眾、人云亦云,抑或是格蘭諾維特的門檻模型。量化的數據看似理性客觀,重點卻是我們如何解讀眼前所見的現象。我進一步認為,被記錄下來的東西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東西不一定會被記錄下來。
前面寫了幾百字鋪陳,接下來才是我真正想表達的,因為我相信沒什麼人會有耐心看到或滑到這裡。
近年來盛行一種比賽規則,參賽者投稿作品,徵件截止之後,主辦方將參賽作品一一掃描或逕將電子檔上傳至可供任何人瀏覽的平台,並於一定期間內開放投票,這往往附帶一個條件:以臉書帳號登入方可投票。
這是一種具即時性與高度公民參與的活動,聽起來很民主,對吧?只要有臉書帳號,就可以投票給自己支持的作品。票數也會即時顯現,可說是一邊投票一邊開票。此外,有時一人可以投好幾票,分別投給不同人,或是每天投給同一人,詳細規則端視主辦方如何設計而定。
去年,我在友人O的鼓勵下參加了短篇漫畫比賽,評選制度如上所述。說實在的,本身並沒有在經營社群粉絲,身為一個名不見經傳、只是把畫畫當興趣、業餘的作者,參加這樣的比賽就只是以卵擊石,作品終將石沉大海。
明明對自己的作品相當滿意,也獲得不少朋友的稱讚,但是,當看到自己的作品放在投票平台上時,心裡卻感覺很不好受。好作品真的會被看見嗎?點到第十幾、二十幾頁才看到自己的作品,幾百件的龍蛇混雜,誰會耐心看到那麼後面?演算法?誰知道背後是以什麼樣的邏輯做關聯性推薦?
看到的是一片渾沌,掃描畫質不佳,也有色差,甚至有原本不存在的雜點,跟原作差很多,我個人不會想分享投票平台的連結,還不如私下給親朋好友看我預先拍攝備份的圖檔。
慶幸的是,原稿最後有回到我手上(反正沒得獎),我打算過幾年再翻出來看。
不知是遺忘了去年的經驗還是單純想找個正式畫圖的理由,今年我又報名了一項如上所述以人氣作為評比標準的比賽。
作品像班級勞作般展示在網站上,交付眾人投票表決何者最優。假使只有十個入圍作品好了,一般人還會有耐心一個一個看;如果是三十件作品呢?或是三百件作品呢?其中又有很多程度參差不齊的,如果滑了前幾個,都覺得不怎麼樣,還會繼續滑下去看放在後面的嗎?又不是Skinner的變動比率增強,會不定時掉出獎勵,人不會無緣無故一直滑。再說,人的專注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繞來繞去才找得到目標的網頁,違反使用者介面的設計原則。
買讚又是另一個議題,在此暫不討論。我只想表達,這樣的評比方式比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有沒有人脈和人氣。作者如果本身就有上百、上千名追隨者或粉絲(甚至更多也不無可能),登高一呼,選票很快就湧入。至於那些很用心在創作,只是沒有名氣的作者呢?沒有名氣,所以票源大都來自認識的人,格蘭諾維特也有提出「弱關係的力量」,好吧,我還不會活用。
前幾天,我玩了小學時期和同學一起發明的遊戲,用鉛筆畫圖,畫完再用橡皮擦擦掉,再畫,再擦掉,也沒有畫不好或不滿意。就自己看一看,然後就擦掉了,沒有留下紀錄。真的很好玩,我竟然不小心就玩了三四個小時,都沒有停下來做任何事,連喝水上廁所都沒有,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這是我玩過最純粹又最好玩的遊戲,無限的想像,只需要鉛筆、橡皮擦跟一張紙。不留下痕跡、不留下紀錄,大膽畫下心裡最隱密、最深處的東西。比起那些刻意為了上傳給大家看而畫的圖,這個遊戲讓我得到最大的滿足。夜深熄燈前,我忽然意識到,坦白說,我不想被看到,我不希望自己的圖隨便被別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