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者.男同志》感想
如果同時對「北韓」和「男同性戀」有興趣,那麼這本書肯定會讀得津津有味。一方面可以認識北韓的風俗民情,另一方面,在同性情愫的描寫上,由一種不知何謂同性戀而表露的無知、天真,與毫無防備且直接的親密舉動產生衝突,最後在敘事上卻又淡淡帶過,留給讀者無限想像空間。
一個人的一生,總是有數不清大大小小的事件,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邂逅一些人,這些經歷交織而成的故事,回首梳理,編寫成自傳,即是《脫北者.男同志》的創作源頭。書中前言交代作者已越過邊境來到南韓,而且是少數中的少數,既是異鄉人脫北者,也是男同性戀。而從〈生之歌〉這一章開始,幾乎是順敘進行,從出生、學齡前、上小學、進中學、離家上大學、從軍、娶妻……一路寫到逃離故鄉,那些重要的親人、朋友,那些悲傷痛苦的事,非常詳盡收錄在這本書裡,其中高潮迭起,轉折自然流暢,不會覺得是冗長的流水帳。能夠把自己的一生寫得如此豐富、引人入勝,究竟是因為作者張英進本身的經歷太與眾不同、還是因為他的寫作功力高深?又或者是他的生命韌性,足以為那些不幸、不愉快賦予全新的意義?
書名的原文「붉은 넥타이」,我一開始不知道,以為中譯是直譯,那麼붉은代表脫北者,넥타이代表男同志,結果錯了。「붉은」意思是紅色,「넥타이」似乎是源於necktie的外來語,「붉은 넥타이」原文書名指的是紅領巾。
雖然一年之內只能吃到兩三次豬肉,但是對我而言,還有比吃豬肉感到更開心的事情,那就是在父親元帥誕辰日的時候,凡是年滿九歲的孩童就可以光榮地成為朝鮮少年團的一員。如此一來,就可以在脖子上繫著我夢寐以求的紅領巾,正式地加入少年團。
頁49
紅領巾是光榮的象徵,也代表著身分認同。這是一份年滿九歲的北韓公民都享有的禮物,背後則是義務與責任,要保家衛國、要為領導人效忠。那種興奮就好比第一次擁有投票權的台灣青年吧,不過,前者的熱情可能比後者還要再超出許多。
後來,作者即使罹患結核病,仍想回到軍隊裡,字裡行間充滿愛國之情。獲得黨員身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許是原因之一,但在紅領巾的教育體系下,根深柢固的榮譽感才是難以抹滅的,若不是性向的關係,他應該會一輩子服從於領導人的教誨,並按照傳統觀念的期待,即使困苦仍需傳宗接代下去。
心靈層面的痛苦來源,往往是舊有價值觀與自身觀察到的現象有很大的差異。作者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情,為什麼男性看到女性露出大腿應該會起生理反應而他卻沒有?比起女性他對男性的身體更有感覺,勉強和一起匆促步入婚姻的女人生活,九年始終彷彿陌生室友。認知上,他應該履行「男人的義務」,可是他做不到,從小被灌輸的兩性觀念,他發現有問題了。在一個沒有「同性戀」觀念的國度,他可以選擇繼續勉強自己迎合,然而,他選擇了更艱難的道路,離開北韓,在中國流浪十三個月,走了幾百里路,跋山涉水,越過管制區,他終於來到南韓了,來到一個有同性戀這概念存在的國家。
搭地鐵時如果座位不夠的話,有時候我會直接坐在善徹的膝蓋上,每當這個時候善徹就會將雙手往前交叉,從背後將我環抱著,不過誰也沒有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們,大家都覺得我們只不過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罷了。
頁126
在北韓,因為沒有同性戀這個概念,男性之間再怎麼親暱也不會有人議論,反正總歸還是要娶妻生兒育女的。英進與善徹的互動,都可歸類到友情,牽手、抱在一起睡一張床、坐在對方大腿上……,雖然親密,但只是朋友,無傷大雅。英進很喜歡善徹,而且是想從朋友提升為戀人的喜歡,有關善徹的心思較不得而知,只知善徹很早就結婚生子了。英進察覺到自己心思,那一股落寞寫得很有畫面。
我走過下著大雪的夜路,最後站在善徹家的門外。屋裡的燈火從窗簾的縫隙中流洩而出,我悄悄地推開柵欄的門進入院子裡,然後躡手躡腳地移動到他們家的窗外,接著把頭部緊緊地貼近窗戶,從縫隙之中往裡面偷看。
他們的新房看起來很溫馨,有一床五彩斑斕的棉被和兩個純白色的枕頭……善徹和他的媳婦,兩人並肩坐在床上,雙腿用棉被覆蓋著,兩人不知道正在聊什麼有趣的事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的心臟噗通噗通地跳,胃裡一陣翻騰,毫無來由地感到一陣傷心,不,這是有理由的,一種感傷在胸中激盪著,就像鐵鍋中咕嚕咕嚕沸騰著的玉米粥似的,內心深處好像有什麼東西也正在翻滾煎熬著。
那是什麼呢?這種心情,這樣的心思…
屋裡透出的燈火,將我一路從柵欄門走到小窗邊的腳步鮮明地映照出來,而從天而降的雪花就這樣輕輕柔柔地落在我留下的腳印上,也輕飄飄地落在我的雙肩上。
我就像是雪人一樣,長久地佇立在原地。
頁206~207
讀到上面這段,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幅、好像可以畫成漫畫的分鏡,如果對當時北韓的服裝造型再考究一番,就可以畫個短篇了。作者拚了命也要脫離北韓,同性戀的徬徨、不被認同、不想耽誤妻子的人生等等因素,或許還要再加一項更直接了當的:情傷。無法與真正喜歡的人常相左右,索性離開這個傷心地吧。
到南韓就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未必。儘管生活水平上升許多,作者內心深處的空虛寂寞並沒有被填滿,與家人斷了聯繫,一把歲數也沒有一個固定的伴侶,甚至由於對愛還有一絲期望,被一個名叫宋尚烈的男子欺騙,騙了所有財產,更傷害了作者纖細敏感的心。
結尾更是悲慘,千里迢迢來到北韓邊界,想見母親及親人一面,不但不給會面,送去的物資也一律遭到沒收,更得知兄弟姊妹中好幾位已經不幸過世,恐怕是脫北者的牽連,親人後來都沒有好下場。
從小到大,一連串的不幸遭遇,說不盡的傷心事,1959年出生的作者,寫書、整理出版的時候差不多也過知天命之年了,回顧前半生,再化成文字。整體看下來,即使遇到很多不公平、見到人性醜惡的一面,作者卻還是保有他一套的生命韌性與誠懇,坦然面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止不住的眼淚就讓它留吧,整理好心情後,仍然可以再站起來,繼續接受人生的挑戰。
ISBN: 978-986-323-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