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的誘惑》感想

2019-01-30 00:00

 

  拖了一年多才看完《棉花糖的誘惑》。前年年底買了電子書版本,以為隨身攜帶方便閱讀,卻龜速前進看不下去,理論類、需要思考的果然還是必須紙本。可能原文是德文的關係,很多句子很長、很拗口,讀之冷冰冰、有距離感,中文要整句整句看才知道在講什麼(它會先講一個錯誤的論點,接著否定它,例如:「……『實驗證明,並不存在什麼自由意志』,非但根本在事實上站不住腳,而且誠如相關實驗所示:問題重重。」(頁209)或許翻譯時會盡量貼近原文,但真的很不中文)。

 

  其實這本書的中心思想並不複雜,就是相信「自由意志」確實存在,「自制力」是讓我們通往充實富裕人生的金鑰匙。

 

  自制力是發現自我、過我們自己真正人生的唯一途徑。

頁211

 

  •  

 

  唸過心理學大概都知道棉花糖實驗,實驗人員給兒童一塊棉花糖,然後要他等一下,如果實驗人員回來,那塊棉花糖還在,那名兒童就可以再得到一塊棉花糖。有些兒童忍不住當場吃掉,有些兒童可以抵抗眼前棉花糖的誘惑。後續追蹤發現,能夠得到另一塊棉花糖的兒童,長大後成就比較高。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大腦中掌管自制力的是「前額葉皮質」。剛出生沒幾個月的嬰兒還沒有發展出自制力,這時主導行為的是「驅力或基礎系統」(獎勵、恐懼與攻擊系統,尋求獎勵、恐懼攻擊),依由下而上的衝動行事,待前額葉皮質漸漸發展成熟,就會有由上而下的控制來抑制衝動,與之抗衡,不再被本能的渴望主宰。

 

  談自制,首先要有「我」(自我)與「你」(他人)的概念,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強化自我節制,若無法分辨自我與他人的區別,則奢談自制。幼兒會在與照顧者(通常是母親)朝夕相處下,懂得分辨自我與他人(例如很小的幼兒跌倒時,第一個反應是先看身邊的人有什麼反應,再依據他人的反應做出自己的反應)。如果幼兒與母親建立緊密、健全的關係,將來不僅比較有自制力,也比較能有好的人際關係。

 

  協助兒童發展自制力的途中,家長要懂得說不,循循善誘、引導探索,但又不能縱容,也不能一犯錯就嚴酷鞭打。這個平衡點,沒有親身經驗養育的過程也說不上來,暫且把焦點轉向成年人吧。

 

  •  

 

  大人的自制力有多麼薄弱,看看網路成癮和瘋狂購物就可窺冰山一角。書裡寫道,德國人壓力也大,上班很累快被榨乾,下班無法「關機」,但是「驅力或基礎系統」產生的欲望還是需要被滿足,就去玩手機,釋放壓力,嘗到甜頭得到回饋,但是滑手機往往使人更累,下次再有壓力又拿起手機,成癮的循環就形成了。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跳開壓力帶來的惡性循環呢?書中提到「正念減壓」(mindfulness),我回去翻心理學講義,則是寫「內觀」,指的是「提高對當下內外在刺激的覺察,並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當下發生的一切,而不去評斷它」。換個有畫面一點的說法,把心裡面很糟糕的想法具象化成一朵朵烏雲,從眼前飄過,就看著它飄過、盯著那些烏雲,沒有要把它消滅或是怎樣,就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飄過的想法。

 

  有很多微小的事物會影響自我節制,這本書主張,不是要把那些微小因子都消滅,而是認識它們,了解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反過來用「輕推」(nudge、Verhaltensstupser)的力量因應。這些左右我們的微小事物原理大致上有三類:啟動效應(priming effect)、鏡像神經元、成見威脅。

 

  「啟動效應」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例如重複出現的廣告,就是不斷在priming。還記得前不久回家在電視上看到死神出正版授權手遊,出現得太頻繁,等我意識到那個廣告很常出現時,我已經下載來玩了。廣告太多暗示了,或者找帥哥美女代言,觀眾自然就會將那個品牌與那名藝人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想像擁有那樣東西就會有明星般的品味(事實上只是落入商人的精心計算)。

 

  鏡像神經元讓我們有惻隱之心,看到他人受苦,心中同情油然而生。例如看到別人手上的傷口,自己的手也會隱隱麻麻的。此外也使我們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當我們意識到他人、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就不會只顧著滿足自己當下的私慾和衝動。這還讓我想到最近社群網站上轉貼的「共感力診斷測驗」。

 

  成見威脅妨礙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甚至因此無法發揮應有的水準。真理不應受成見拘束,有能力獨立思考才能免於受到成見威脅。

 

  察覺到這三點,更能讓自制力與自由意志取代人云亦云和隨波逐流,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  

 

  以上是在健康的情況下,萬一哪天生病了、而且不是感冒那樣的小病,或是步入老年,身體各個器官部位功能衰退,這時更需要自制力。有研究指出,讓安養院的老人照顧盆栽,或賦予老人一些自行決定的權利,像是讓老人決定要看哪部電影,比起凡事沒有決定權、只能照單全收的老人,活得更健康也更長久。而對病患也是類似的道理,作者相信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醫師,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醫師應該要好好善用那個內心的醫師,和病患討論接下來的療程、會有什麼樣的效果等等,這樣比起只對病患說:「乖乖配合就對了!」更有痊癒的機會,病情也較會獲得改善。

 

  若是身邊有生病的人,則要切記不要把「生病」和「有罪」掛在一起。易言之,就是不要藉著把病人歸為一類,說某某人一定是怎樣怎樣才會生病,或是把死亡跟疾病圈在一起,讓自己置身事外,只要沒生病就好像離死亡很遠很遠;然而,要是哪天輪到自己生病就崩潰了。把「罪」加諸在病人上是很不負責任的想法,給他人冠上罪名的人想藉此畫清界線,看似站在一個制高點上,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

 

  本書鼓勵大家培養自制力、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背後隱藏的含意就是要我們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當我們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就不會聽到別人說什麼就跟著附和,看到網友罵人就跟著當酸民。有自制力的人會有自己成熟的見解,知道該怎麼做,敢於和一般大眾不一樣,他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ISBN: 978-986-477-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