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感想
這本書列在我的待閱清單一年以上了,有點後悔沒有更早讀到它。敘述淺顯易懂,複雜的理論與經典文學作品巧妙融合,讀之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就進入作者的社會學世界裡。
以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為基礎,人生像一場戲劇,我們以觀眾的角度,用文本分析的嚴謹,從戲劇中發現真理,這樣的社會學很接地氣。第一章作為引子,作者告訴讀者,社會學近在咫尺,身邊大小事都可以套上社會學的鏡片來解讀。
所有社會科學的根本問題正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上演人際關係的戲劇,等於是「提供觀眾(理論家,theoria)揭發不為人知的真理(aletheia)的機會」……
社會學上的分析,必須以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為分析文本。社會學者如果要以行為理論為基礎構成自己的學說,首先必須要以觀看戲劇的「觀眾」(audience)的方式行動。他們必須特別注意舉手投足、用字遣詞的性質、秩序、意義、結果,必須以哲學觀察者對於人類日常生活這場戲劇的注意力,定位他們科學態度的核心。
也就是說,社會現實會以戲劇的方式實現。換個說法,現實正是一場戲劇,人生就是劇場,而社會世界原本便帶有戲劇特質。
頁36
透過社會學,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與一般人不一樣,不只是微觀思考,還會從整體面向宏觀思考,把歷史背景、當代文化、政治氛圍等等考量進去,如此解讀人類行為更有趣。
人們像地面爬行的螞蟻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行思考,這是微觀角度的現實社會;鳥瞰全景的視野,則是宏觀思考。萊曼認為,社會學就是結合上述微觀與宏觀的兩種角度,藉以解讀人類社會的一門學問。
頁38
從以上描述,對於社會學究竟是什麼樣子有個粗略的概念了,至於為何會覺得《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讀之津津有味呢?除了作者的敘事功力與組織能力一流,或許也有以下原因:
假如你讀了一本書覺得有趣,並不是因為你讀到這本書,而是因為讀到了透過這本書閱讀世間的自己。
頁39
本書共有十一章,每一章分別探討獨立的主題,如跟蹤狂、戀愛、育兒、學校、性別、家庭、婚姻、媒體等,或從人生真實經驗,或從文學作品與電影找到切入點,發展出一套完整的論述,值得細究。在此擇特別有感觸的部分略作紀錄,詳細仍以書中內容更為精彩流暢。
假如你以為把對方當成跟蹤狂只是自己想太多,選擇滿足跟蹤狂一部分的要求,那可是萬萬要不得。
頁62
這段話要是早點讀到就好了。前陣子新來的約僱同事困擾著我,他剛來報到的時候,上上級長官還囑咐,他面試時看起來有些內向,要我們多照顧他。確實,上班的時候他很安靜,和其他同事互動稀少;不過,和他交談後,會發現他的詞藻很華麗,用詞和句式變化多端,甚至會天南地北胡亂聊,並不是真正的沉默寡言型。
之所以會知道他的另一種樣貌,是因為有一段時間下班時他都會跟我一起走。起初沒想太多,問起私事,如家庭成員構成、家鄉縣市、大學主修什麼、哪裡畢業,這都還好;然而隨著搭乘同一路車的次數增加,問的問題也愈來愈犀利,例如和前任是如何分手的,這就有種想要挖人隱私的不舒服感。有一次還問我租屋處的格局,甚至想跟著進去,要不是房東對訪客有嚴格管制,真不知要怎麼打發掉對方。
如果我不是直接回家,比方說去超市購物、去便利商店繳款、去銀行領錢,他也會想跟。那段時間下班時我都在祈禱,希望他不要跟我搭同一路,或是有另一名同事加入,打破一對一的恐怖局面。畢竟去一些地方買東西,我會想自己逛,不想被一個半生不熟又煩人的異性打擾。
現在重新讀上面那段話,真的千萬不能滿足跟蹤狂的部分要求。雖然後來感謝異地辦公,以及資深同事幫我向長官報告,這件事算是和平落幕了,但回過頭來看,如果我早點知道這個道理,就完全不會讓他跟我到任何地方,該甩開就乾淨俐落地甩開,不想被跟就要直截了當說:「你不要再跟著我了!」那時我心裡還天真想說:就這一次吧,跟這一次他應該就滿足了吧。看了書中分析,不禁冷汗直流,這種會讓對方得寸進尺的做法真是要不得。
社會上總是教育女性,拒絕男性表白的時候態度應該要溫柔。另一方面,《悲慘世界》等超越時代的文學、電影等媒體則不斷教育男性,遭到拒絕仍然積極進攻,才是男性該有的態度。
頁63
在第二章〈我的紀念物──這算是跟蹤狂嗎?〉,作者以他學生時代追求女生險成「跟蹤狂」的經驗為開端,探討男女之間認知的落差,導致死纏爛打的情形發生。男性被教育在女生明確拒絕之前,都還有機會,永不放棄終能追到手;女性則被教育拒絕對方時要委婉,態度要溫柔。這讓我想到以前還聽過更荒謬的,女生說不要就是要,那這樣真的不要的時候要怎麼表達?
然此一時,彼一時也,到了第二章尾聲,作者提到演變到近代,出現了害怕被稱為跟蹤狂的「草食男」的問題,消極過度,永遠按兵不動也不好。
女孩只是愛著野獸本身,結果剛好導致野獸變回王子而已,「愛得太多的女人」卻深陷「美女與野獸症候群」當中,以為「愛情可以把野獸變成王子」。
頁74
第三章〈剪不斷的情──三個世界〉作者用存在主義解釋愛情,讓我耳目一新,後面回到佛洛姆《愛的藝術》,分析如何以較健康的心態看待一段關係,在《被討厭的勇氣》系列中也有提及佛洛姆的思想,似乎只要提到愛情,總是免不了引用佛洛姆。
「我」如何受到他人承認,這正是個人最攸關存亡的大事,是支持自我認同的關鍵。而戀人在茫茫人海中僅接納「我」一個人,正是世上唯一一位承認「我」不可或缺的存在。
頁79
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恐怕是恐怖情人的部分成因。試想,自己的存在與否竟是操之在交往的對象手上,那萬一哪天分手了,不就整個世界都要天崩地裂了。總之,談戀愛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對方,整天只想著那個人,原本的交友圈被覆蓋、獨處時間全被佔據,這樣是很不健康的。
書中指出,即使在戀愛中,依舊要好好經營這三個世界:個人世界、社會世界、兩性世界。留時間給自己獨處、與自己對話,不要放棄本身的興趣,和朋友、家人依然要保持聯繫,另外就是與戀人在一起的時間了。這三區塊都要妥善規劃,記住別一頭栽進兩性世界裡,把另外兩個世界全捨棄了。
如果認識的時候就知道對方有某些缺點,也別傻傻以為可以藉由愛來改變他。野獸與王子像童話故事出現的,轉換成現實生活中做個比喻,想用愛的力量把宅男改造成潮男?別傻了,愛情並不會感化對方,除非喜歡的就是他本來的樣子,而他只是剛好變潮而已。
這本書每一章其實都可以拉出來深入討論。升學制度,因為我早就過了求學階段很久了,所以看完感想除了驚呼「我以前從沒這麼想過!」之外,其餘好像就還好。而育兒和婚姻都離我有些遙遠,自然也難以說出什麼道理。這年紀最關注的就是愛情議題了吧,因此以上我特別紀錄的都是感情方面。
片段紀錄:
萊曼(Stanford M. Lyman)、史考特(Marvin B. Scott)《社會現實的戲劇》(The Drama of Social Reality)
吉田兼好《徒然草》
Linden Gross, “To Have or to Harm: True Stories of Stalkers and Their Victims”
諾伍德(Robin Norwood)《愛得太多的女人》
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煩悶》(La noia)
雨果《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谷崎潤一郎《癡人之愛》
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Questions de sociologie”
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同流者》(Il conformista)
石川達三《青春の蹉跌》
《瑪儂情史》(Manon lescaut)、《卡門》
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
《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輕蔑》(Il disprezzo)
松本清張《影之車》
西川美和〈吊橋上的祕密〉(ゆれる)
齊美爾(Georg Simmel)《橋與門》(Brücke und Tür)
Max Horkheimer & Theodor W. Adorno《啟蒙的辯證》(Dialektik der Aufkla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e)
Peter L. Berger & Hansfried Kellner, “Sociology Reinterpreted: An Essay on Method and Vocation” →「合理架構」
庇里牛斯山這一側的真理,在那一側是謬誤。
帕斯卡(Blaise Pascal)《思想錄》,頁139
ISBN: 978-957-13-7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