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感想

2021-06-28 00:00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編輯」曾是我最想從事的行業。那時候的我天真以為只要會用排版軟體、對文字敏銳,就可以勝任這個職務。由於從來沒有應徵成功過,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清楚編輯究竟是在做什麼。然而,最近讀完《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倒是顛覆我對「編輯」淺薄的想像,書裡指涉的編輯偏向「報社編輯」,這樣的編輯可厲害了,他可以挑選文章,決定「要給讀者看到什麼」,他要把重要的、但一般人可能不會想看的訊息,如實呈現在讀者面前。

 

  上述情景在看報紙獲取新知的年代較可能發生,以前的「中間人」就是報社編輯,如今每日讀報的人愈來愈少,就連我們家,也在今年取消了日報訂閱(雖然我力挽狂瀾,仍舊大勢已去)。早在十幾、二十年前,「無仲介化」時代就來臨了,中間人的角色被網際網路剔除,人民想接觸國家大事,無須再隔著媒體,既能直接觸及又能親身體驗。人人皆可連上網路,破除掉有印刷機才有發言權的傳統階級壟斷。權力看似流向大眾,實際上,無仲介化只是讓新的中間人,或者新的守門人,隱形了。「網路的崛起並沒有消除中間人,而是改變中間人的面貌」(頁60~61)但是,新一代的中間人是誰呢?

 

  開創Google新聞的巴拉特(Krishna Bharat)認為:「新聞工作者應該專心去編採新聞,科技人應該專心去把新聞傳遞給正確的一群人,應該從文章內容來判斷誰最適合閱讀。而這問題可以用個人化解決。」(頁61~62)所謂的「個人化」,即是書中前言提及,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四日,Google官方部落格宣布,從那天開始,大家都有個人化的搜尋,Google會善用數十種訊號,例如用戶登入的地理方位、使用的瀏覽器、曾用過的搜尋字等等,來猜測用戶的身分,依照這些訊號,揣摩用戶最有可能點擊的網頁,餵給用戶個人化的搜尋結果(參頁7~8)。也就是說,不同人以同一個關鍵字去Google搜尋,得出來的畫面可能截然不同!驚人的事實不僅如此,我一直以為只要用無痕分頁就不會留下痕跡,其實不然,就算登出了,換另一台裝置上網,Google依舊可以辨識我是誰。個人化是雙面刃,一方面,透過量身訂製,相關聯比對使搜尋結果更為準確;另一方面,專屬個人的過濾罩,蒙住使用者的雙眼,使眼界愈來愈狹隘。在以網路消息取代報紙的當今,如果新一代的中間人就是將「個人化」加入演算法的搜尋引擎龍頭,那可要非常警覺了!

 

  有關「個人化」與「過濾罩」帶來的危機,正是此書大半篇幅在描寫的。原文十年前就已出版,通常資訊科技類的書沒幾年就會過時,但此際讀來耳邊警鈴仍不停作響,書中提到的問題依然存在著,預言甚至早已實現。

 

  •  

 

  「你聽過安麗嗎?」這句玩笑話已經過時了,看了《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應該問問身邊的親朋好友:「你聽過安客誠嗎?」安客誠(Acxiom),一間名不見經傳,卻獲利可觀的公司,它手上握有的資料涵蓋全美百分之九十六的家庭以及國外五億人(頁44),注意!這是約莫十年前的數據,現今可能更多,至少,我查到這間公司還在,而且網站做得很亮眼。

 

  思考一下,我們的個資值多少錢?可能為了一點便宜、一點方便,去註冊某個網站,留下姓名、手機、電子信箱等等,或許得到的是一次免運費,或是一張優惠券,用個資換取便利的事情太多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使用」背後交易的是個人資料,資料會轉賣給誰、被如何分析,檯面下的事情,用戶怎麼樣也不會知道。不知不覺中就被推坑了,多裝了幾項商品的購物車,或是浪費一整晚觀看被廣告導向的墮落網站上。

 

  個人足跡、cookie追蹤防不勝防,還要小心「鎖住效應」(lock in effect)。如果花太多心力在某項科技或網站上,即使出現更好用的,使用者也很難跳脫出去。想一想,臉書的隱私政策改來改去又那麼不好用,為何還是一堆人泡在裡面?箇中原由,除了「鎖住效應」,還有「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鎖住效應是梅特卡夫定律的黑暗面:臉書好用,最大的原因是很多人都迷臉書。除非管理上出現大毛病,否則臉書不可能鎖不住用戶」(頁43)。而愈是經常造訪臉書,愈會留下資料,臉書就愈了解用戶,愈知道要投放什麼樣的個人化廣告、讓誰的貼文浮現在最頂端。而我覺得臉書不好用,部分原因可能是,我沒那麼常登入臉書,登進去也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按固定幾個好友的貼文讚,瀏覽個十分鐘就登出了。

 

  如果臉書當初把「讚」設計成「重要」,讓用戶看到重要的貼文就按星星,而不是按大拇指,那麼臉書上,排序在最前端的貼文會不會就不是那些曬幸福的照片?由於「讚」的設計,要想獲得較多的認同,免不了放的都是些能激起他人情緒,或帶有炫耀成份的內容。雖然臉書近年來新增了「讚」以外的情緒按鈕(大心、哈、哇、嗚、怒、加油等),過濾罩形成的「友善世界症候群」仍然存在。

 

  友善世界症候群有一個副作用,令人不安:有些重要的公眾議題會自動消失。很少人會主動去搜尋遊民的資訊,更不會去分享這類新聞。一般而言,枯澀、複雜、進展緩慢的問題——許多真正重要的議題都屬於這一類——容易被擋在過濾罩外,不得其門而入。儘管我們以前常靠真人編輯來關照這些重大議題,但是編輯的影響力如今已大不如從前。

頁141

 

  報紙拿在手上的年代,最重要的報導放在頭版,即便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翻閱時眼角餘光一瞥,斗大標題多少還是會進入我的意識裡。但是,看網路新聞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我不會知道究竟哪些部分被遺漏,只會看到更片段的訊息,尤有甚者,更無所不在的客製化廣告。

 

  •  

 

  社群網站逛久了就會出現同溫層,與自己互動較多的都是政治立場或其他方面較相近的,彷彿走進死胡同,總是遇見自己。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會壓縮資料,將有用的資訊辨識出來,然後留下來加工處理。「大腦每分每秒都在做資訊減量的工程,努力將多數的所見所聞壓縮成能夠捕捉精髓的概念。在心理學上,這些概念稱為『基模』。」(頁81)一旦生成這些「基模」,人類本能上就會去強化它們。這樣的傾向會產生「認知偏誤」,「人類比較容易相信一些能佐證既有觀點的事物,往往只看見我們想看的東西。」(頁82~83)

 

  「認知偏誤」會阻礙我們認清事實的真相,只相信自己認為是對的事,而「過濾罩」和「個人化的搜尋功能」會強化我們既有的信念,就算信念是錯的也一樣。我們是否會因此失去質疑、批判的能力?

 

  「假新聞」,近一兩年很常聽到的詞,新聞媒體、政府組織、社群軟體等等還成立了「打假專區」。一群人散播假新聞,再由一群人去查證、舉發假新聞,真真假假,眼花撩亂。通常,錯的答案被訂正了,我們會相信紅筆寫上去的是對的,長度較長的文章比長度較短的文章可信,但事實不一定如此。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出來的話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若真心想要實事求是,就要以科學的方法,不能只用歸納法,「可否認性」(Falsifiability,或譯作可否證性、可證偽性)才是追求真理的要素。

 

  ……就因為你只看過白天鵝,並不代表世界上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只要你找到一隻黑天鵝做為反證,就能證明白天鵝論有錯。……如果有一種理論遍尋不到黑天鵝之類的反證,這種理論才最值得科學界提倡。波普爾(Karl Popper)的觀點含有一份深沉的謙虛感,認為科學歸納出來的知識未必是真理,錯的機會和對的機會一樣多,而且是對是錯,我們通常不知道。

頁126

 

  將「可否認性」放在心中的一個角落,下次看新聞時(如時下最流行的疫苗議題),或許可以看出什麼端倪。

 

  •  

 

  程式設計師和藝術工作者一樣,創作的本身就是一種回報。

頁170

 

  在〈哈囉,世界!〉這個章節裡,作者分析「技客」寫程式的初衷。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能夠靈活運用程式語言創造新世界的人,他們本身具有哪些特質?當他們創作出來的東西會對世界產生重大改變,金錢與名利如潮水般湧進,大權在握時,他們是否足以勝任?他們會是合適的管理人嗎?

 

  寫程式的人,或其他方面的創作者,著手的時候可能沒想那麼多,只是單純享受過程的樂趣而已。大紅大紫之後,再去想道德的問題。有些人很聰明,但是想的是如何投機取巧(例如改寫宿舍冷氣機的卡片餘額,就可以一直吹免錢的),甚至是當駭客,如果學校把倫理道德列為必修,是否會好些?沒有多少權力的時候,犯的錯誤是沒什麼影響力的;但是,掌權後,一個錯誤決策就會影響無數人,更怕掌權者沒有掌權的意識,換了位置,腦袋還來不及更新。

 

  「網紅」之類的也是相同道理吧,Youtuber、圖文創作者、作家等等,假使追蹤者上萬人,那麼一個發文就會被放大檢視,稍有不慎,抄襲的風波席捲而來。如同寫程式,光有才華是不夠的,他們還要去思考在網路世界有影響力時,怎麼做才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因此,我認為倫理道德就跟資源回收的概念一樣,必須從小教起。

 

  心理學家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在《這一生的幸福計劃》舉出快樂的十二個提案,包括表達感恩、行善、培養人際關係、增加心流體驗等等,而貪小便宜並不會讓人感到快樂。創作本身確實是會令人感到快樂的,不論是寫程式或寫小說、畫漫畫,這是因為全神貫注於創作的當下,產生了「心流」的體驗。

 

  創作的驅力是源源不絕的創意,靈感在一成不變的過濾罩下很難顯現,跨領域的奇遇(serendipity)才會迸出創意。強迫自己去閱讀艱澀一點的文章才會成長,就像學習外語的時候,讀外文書要找稍微難一點的才會進步。書中還提到登克(Karl Duncker)測試創意的燭台實驗,如何用一盒圖釘、一支蠟燭和紙本火柴盒,把蠟燭固定在牆上,而蠟油不能滴到桌子上也不能燒到牆壁。有興趣的話,上網搜尋一下就有答案,在此就不暴雷了。

 

  •  

 

  網際網路促成人與人遠距離的連結,我們不應被個人化的過濾罩隔離,世界本應多采多姿、大鳴大放,各式思想學說互相交流激盪,而不是關起門來各自為政,限縮在狹隘的同溫層裡。

 

  不想被記錄cookie,我試著不用Google,改用Duckduckgo,但它的中文搜尋沒有很優,於是我時而用Google,時而用Duckduckgo。瀏覽器也不一定要用Chrome,用Brave廣告都被屏蔽掉了。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網路上的隱私權,正如書中導讀所言:

 

  犧牲一點便利,你能擁有的世界更遼闊。

頁6

 

  •  

 

  額外補充:

  1. N-Gram viewer,統計某詞彙在不同時代出現的頻率,可以來玩玩。
  2. 作者的網站作者當年的TED Talks
  3. 似真之實」(出現於頁181,truthiness,或譯作感實性。或可參考此網站解說:「源自五臟六腑的事實,而不是從書中讀來的。」"truth that comes from the gut, not books")

 

  ISBN: 978-986-67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