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感想

2022-10-18 00:00

 

  《象與騎象人》我拿到的是二〇二〇年的版本,翻開版權頁,原文早在二〇〇六年就出版了。心裡正覺得納悶,封底印著「正向心理學經典之作」,如果前年才付梓,怎麼確知是經典?原來在世界各地早已經過時間考驗。

 

  作者海德(Jonathan Haidt)既是猶太人,也是有哲學背景的心理學家。怪的是,我怎麼好像從沒聽說過這號人物?我知道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但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開始接觸海德的著作。而我隨機挑的第一本竟然是《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當初為何會突然想看海德的書?記不清了,似乎是想探討濫好人的動機及行為模式。後來我發現,閱讀《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之前應該先讀讀《象與騎象人》,對作者的理論架構較能有通盤的理解。

 

  《象與騎象人》是本不論質或量都很豐富實在的書,閱讀過程讓人樂在其中。字裡行間看得出作者確實是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同時對許多古今中外的經典也鑽研得很透徹。這也是本我會想一讀再讀的書,相信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可以獲得更深一層體悟。坦白說,要特別為之記錄一篇心得並不好寫,因為有太多值得細細品味之處了。與其糾結在終將遺漏的部分,不如就自己目前最有感觸的幾點,好好發揮吧。

 

  •  

 

  炫耀性消費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以上出現在第五章〈幸福來自何處?〉,一本外國人寫的書竟會引用老子《道德經》,不只如此,在書的前言還引用佛陀「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令人嘖嘖稱奇,而且引用得非常恰當。

 

  書中提醒我們要減少炫耀性消費,作者指出,炫耀性消費是一種零和遊戲,個人藉由自己地位的提升來貶低別人(頁170)。這讓我想到,有機會外出用餐時,出於炫耀的心理,有時會去一些「網美餐廳」,價位高一些,食物沒有到非常好吃,但拍照很好看。讀了這一段之後,當我選擇餐廳時,考慮的重點不再是如何讓親朋好友羨慕,而是這一餐的食物是否有滿足我生理層面的需求(不要太多澱粉、多些蔬菜等)。

 

  人對現況滿不滿意、快不快樂,往往是跟他人比較而來的。書裡舉一個例子,且讓我把它轉換成台灣人較好理解的金額,都以新台幣計算,假使有兩份工作,A工作月薪五萬元,但是同事們的月薪都六萬以上;而B工作月薪四萬元,但是同事們月薪都只有三萬,要選A工作還是B工作呢?這樣一轉換,真是再真實不過。我現在的處境接近A,但我對現況並不滿意,經常想著要如何增加自己的薪水,不然就是設法跳槽到B,儘管A明明比B還多。讀到炫耀性消費這一節特別有感,因為它點醒了我對現況不滿的原因,以及該怎麼做才能將幸福掌握在手中。

 

  同事之間會探聽誰有買房,彷彿買了房才握有進入「人生勝利組」的入場券。作者在這章提及「幸福方程式」:H=S+C+V,幸福持久度(H)取決於天生遺傳的幸福範圍(S)加上我們的生活條件(C)及我們可控制的因素(V)(參頁157),並檢驗其中C(即生活條件)的確成立,有些外在因素還真的會影響我們幸福與否。列舉外在因素包括:噪音、通勤、自我掌控感、羞愧、人際關係等。這些如果獲得改善,我們就會更加快樂。我注意到「噪音」及「通勤」,這兩者在買房與租房時,可能要排到更優先的順位考量。由於我現在住的地方離上班地點近,房間又裝有氣密窗,所以不會感受到通勤與噪音的困擾。然而這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之所以讓人惱火,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它們」(頁159)。

 

  我試著想像,如果我為了擁有不動產買房,或為了擠進所謂的「人生勝利組」,搬到離上班地點很遠的地方,每天摸黑起床、犧牲睡眠時間,這還沒把未知的噪音因素算進去,這樣值得嗎?

 

  •  

 

  愛與依戀,他人即地獄,亦是天堂

 

  如果你正身陷激情之中,想謳歌胸中熱情,那麼你應該閱讀詩歌。如果你的激情已歸於平靜,想一探愛情關係如何演變,那麼你該讀心理學。如果你剛結束一段愛情,想讓自己相信,沒有愛情自己反而可以過得更好,那麼你應該去讀哲學。

頁210~211

 

  整體來說,這本書寫的都不錯,而第六章〈愛與依戀〉相較於前面幾章,更讓人驚豔、眼睛為之一亮。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沒讀完第六章,就不算有看過這本書,或者就像看電影錯過最精彩的一幕。

 

  在發展心理學讀過哈洛(Harry Harlow)恆河猴實驗,對鐵絲媽媽與絨布媽媽有印象。對幼猴來說,提供乳汁的鐵絲媽媽無法滿足擁抱的需求,「有奶便是娘」這個假設遭到推翻。除了餵食,牠們還需要「接觸性安慰」,直接的身體接觸。

 

  放進歷史的框架下看,當時盛行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主流觀念認為沒必要愛撫、擁抱幼童,哈洛的實驗結果可說是與主流唱反調。但他並不孤單,與此同時,鮑比(John Bowlby)計畫提出「依戀理論」,兒童的行為背後有「安全」及「探索」兩個基本目標引導,互相調節。「安全的環境讓兒童得以生存下去;能探索和遊戲的孩子,才能發展出應付未來成人生活所需的技能及智力。」(頁190)有足夠的安全感時,兒童就會開始探索,察覺到安全感下降到警示程度時,則停止玩耍去找媽媽(依戀對象)。再往後,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設計陌生情境實驗,將兒童的依附型態分類為安全型依附及不安全型依附,其中不安全型依附又可分為逃避型依附及衝突型依附。

 

  以前在教科書看到,就只是把這些當作理論看過去,背一背、考試會寫就好,而《象與騎象人》把整套依戀理論的進展講解得很完整,看了會覺得還滿感人的!還好有人把華生(John Watson)的「一打嬰兒」(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把他們訓練成醫生、律師,也可以成為乞丐或盜賊)這麼離譜的養育觀念推翻掉。理論的路走到底,終歸要回到現實層面。

 

  從幼年時期的依戀出發,本章後半段擴展到成人之間的愛情,伴侶關係和早期「父母幼兒」的關係其實很相似。「愛意湧現時,情人之間無盡地相互凝望、彼此擁抱,童言童語地講情話,享受催產素的分泌而帶來的親密感,而催產素正是讓母親跟嬰兒如上癮般緊緊黏在一起的荷爾蒙……。」(頁199)這也解釋了為何性與愛息息相關。

 

  書中也有分析何謂「真愛」,激情與友愛是如何隨時間變化。激情不會變成友愛,它們是兩個獨立運作的過程,時程也大不相同(參頁208)。有兩個時點要小心,一個是被愛沖昏頭時(激情亢奮中),另一個是激情忽然消退時(亢奮期終了)。前者會「婚」了頭,後者則會感到忽然沒那麼愛對方了。作者認為,世上確有真愛,但不是永遠不熄的激情,而是兩人之間堅定共許的強烈友愛,再輔以一些激情,這才是撐起堅實婚姻的愛情(參頁210)。

 

  讀完這章,我希望能夠與他人建立如上所述的「愛情」,畢竟「沒有人是座孤島」,儘管有人說:「他人即地獄。」不過,本書作者說:「他人也是天堂。」

 

  •  

 

  其他我覺得有趣、耳目一新、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有互惠原則、流言、道德、社會支持、對逆境的適應力、神性、顛峰體驗等等,但我已經花好幾天在這篇感想上面了。或許將來哪天高興會再寫一篇,從不同角度切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

 

  我最近也在思考,以前讀過的書,覺得很棒,想重讀然後再寫一次心得,這樣的做法可行嗎?這麼一來心得並不是完結,而只是當下的紀錄點,未來隨時都可以往前追溯、要推翻也歡迎,思想是持續的,驗證是重複的,科學不也是這麼累積?

 

  ISBN: 978-986-137-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