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邏輯》感想

2017-04-07 00:00

 

  有一天早晨,我在摩斯漢堡店門口的好書交換架上看到《隱藏的邏輯》,作者是布侃南(Mark Buchanan),我以為是民主行政典範的布坎南,於是趕緊用手機記下書名。但其實是不同人,誰叫他們姓氏一樣!而教科書提到外國人的名字又常常只提姓不提名,殊不知姓氏相同的人可多了!試想,如果外文書介紹華人學者也只寫姓不寫名,那豈不是會一堆陳氏、張氏、林氏……?

 

  邂逅此書的過程可說出於一場美麗的誤會。起先以為是行政學相關領域的學者寫的,定睛一看,這不是我最喜歡的物理嗎?寫了二十幾篇閱讀心得,終於有機會寫一篇跟物理有關的!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作者布侃南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可以預期書的內容應該不會和物理相差太遠,而且原文書名《The Social Atom》不就是在講原子嗎?

 

  的確有提到原子,但是,談的是「社會原子」;也的確和物理稍稍沾上邊,只是,闡述的是「社會物理學」。這些概念比較像「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疇,當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個人的獨特性就不是那麼明顯。人會從眾、服從,會受到體系的影響,就像金巴多博士(Philip Zimbardo)在《路西法效應》裡探討的,人類的行為會隨著情境、權威等等的作用而改變,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有可能變得暴虐殘忍(也可能成為英雄)。

 

  坦白說,《隱藏的邏輯》一開始讓我有點「沮喪」。不是因為書寫得不好看的那種沮喪,而是因為內容……(並不是說內容不好喔)。我一直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能夠有一些事情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做得到,我相信自己有「自由意志」,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事實上,亦有成千上萬的人這麼想)。然而,這本書卻推翻這樣的想法。

 

  •  

 

  鑽石之所以會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每個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頁41)

 

  一言以蔽之,就是「模式比人還重要」。「社會行為之所以複雜,並不是因為個別成員的複雜特性,而是起因於很多人聚在一起時,通常會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創造出各種模式。」(頁40)你我都好比「社會原子」,當這些社會原子集結起來,可能是一個團隊、一間公司、一群示威遊行的民眾……。

 

  這讓我想起以前在大學參加過的系上活動。為什麼每次都有人遲到?為什麼團隊那麼沒效率?為什麼明明都是不錯的同學,組織起來卻那麼令人失望?那時我向友人抱怨:「不是人的問題,是制度太差了。」然後,我把重心轉移到社團活動,一段時間後卻發現社團也有許多令人詬病的地方,為什麼積了一堆問題大家卻視而不見?為什麼分工如此不平均?為什麼總是有人捅婁子?

 

  針對上述問題,每個參加過系上活動或學生社團的人大概都可以講出一番獨到的見解。可是當他們身處在團體的情境當中,卻不見得有辦法處理眼前的狀況。就像我曾信誓旦旦要改造社團、改造社員、辦活動要辦得很盛大,以為憑一己之力就能扭轉乾坤,殊不知這是多麼自不量力。

 

  •  

 

  「哥白尼原理」告訴我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它的中心;我們知道得越多,就找到越多支持哥白尼原理的理由。我們首先知道,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後來又知道,太陽系的地位並不特別,連我們的銀河系也一樣,只是無數個星系當中的一員而已;我們也學到,在生物學上,人類並不特殊。我們學得越多,就越了解動物也像人一樣聰明……(頁66)

 

  常聽聞,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什麼樣的人都有,一樣米養百樣人。但試著跳脫出「人」的框架來看,搞不好這只是人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觀點。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是人類,才會覺得人類很複雜,難以研究。整體來說,人類之間的共同點遠多於相異點。這本書就是在用科學的研究證明這一點。

 

  人類行為看似混亂,實則遵循一定的模式,並非完全不能預測。只要找到關鍵之處,即使忽略一些細節,仍可得到與現實不會偏離太遠的結論。比方說經濟學家亞瑟(Brian Arthur)的艾法洛酒吧模型(the El Farol bar problem)。酒吧的人數有時多有時少,假設大家都不喜歡過度擁擠的酒吧,都想趁沒什麼人的時候去消費,都想當少數。再假設大家的判斷依據,如「酒吧的人數會和上週一樣」、「如果連續三週人數都不太多,本週才會過度擁擠」等。如果把擁擠的定義設定在六十人,交給電腦程式模擬,結果會發現酒吧的平均人數很快就調整到六十人上下,但不是每週都維持在剛好六十人,而是高高低低起伏達到均衡。(參考頁107~111)

 

  把這套模型套用到股票市場裡,竟可以解釋股價的波動。簡單假設:想買股票的人多過想賣股票的人,股價就會上漲;反之,想賣股票的人比想買的人多,股價就會下跌。而且「過去的股價模式,會影響投資人現在的行為」,「現在的買賣決策,會使股價產生新的變動」,形成如此不斷循環的因果關係(頁114)。依照這些假設模擬出來的股票市場幾近真實,即使沒有外部衝擊,股票市場仍會出現「厚尾現象」。

 

  一百多年前,法國數學家巴榭里耶(Louis Bachelier)提出「鐘形曲線」,很多事情都符合「常態分布」,例如智商分數、身高、體重等等。大部分都不會離平均值太遠,就像成年人有很多七十幾公斤的,少數有一百三十幾公斤的,但絕對不會有九百多公斤的人(頁103)。鐘形曲線的隨機、常態分布,套用在股價變動上看似頗合理,但是,另一位法國數學家曼德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從棉花價格變化畫出的圖形卻發現,「極端的事件並不像常態分布預期得那麼罕見」(頁104)。曼德布洛特畫出的圖形,在曲線兩邊尾端降到零的時候拖得很長,表示市場大幅波動實際上是很頻繁的,這就是「厚尾現象」。

 

  以往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而艾法洛酒吧模型換了一種假設,用看似合理的「適應學習」,取代不合理的「完全理性」,反而更能解釋真實世界。從這裡還可發現,看起來很不得了的事情,背後的成因也許很平凡。

 

  •  

 

  模仿是一種策略,有時甚至是我們唯一的策略。(頁133)

 

  我們通常覺得是自己在做決定,但我們事實上有點像企鵝——缺乏資訊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盡量蒐集片段的資料。(頁137~138)

 

  太陽花學運一轉眼三年了。當時我還在讀大學,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社群網站瘋狂轉載,想不看也難,班上亦有不少同學翹課去支持,校園可見大型海報,「救救台灣」之類的,忘了。不分科系、專攻領域,任何人只要發表一點跟學運有關的,就能得到熱烈回響(切記立場要與學運訴求一致)。至於我,完全沒有參加,就連跟同學聊天也盡量避開這個話題。

 

  當然學運跟暴動是不同層次,但是當我在書上看到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暴動的「門檻值」時,就聯想到參加學運或抗議遊行似乎也適用。門檻值的假設也很簡單,「面對任何特定的情況,每個人都會有某個門檻值」(頁143)。有個人門檻值很低,就說是「0」好了,一觸即發;假設有一百個人,他們的門檻值正好從0到99一路排下來,如果前一個人參加暴動了,門檻值在他下一位的就會受到影響,跟著參加暴動。這就像骨牌效應,0的那個人暴動了,1的那個人也會跟著暴動,然後2、3、4……。這麼看來要群眾暴動頗容易,但是,如果把門檻值是1的那個人移走,後面那些人就不會參與暴動,最後停留在0就結束了。

 

  回憶一下太陽花學運,如果用「門檻值」來解釋參加者的行為,嗯……似乎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那麼多人參加了。人類總會互相影響,互相模仿。不禁想,如果當時我最親近的朋友也參加了,我會去參加嗎?

 

  •  

 

  我們的社會生活,我們所做的一些重大決定,例如要不要生小孩、要找什麼樣的工作等等,搞不好都受到某種社會力量的影響,而這種力量,和掌控我們在音樂會結束時該怎麼拍手的力量,在形式及影響力上居然相同……我們徹頭徹尾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無法離群索居。我們並不是自己想像得那麼自由自在。(頁154)

 

  這好像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太陽花學運的時候我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可是如今,我卻也加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列,然後安裝全台灣最多人使用的通訊軟體,筆記型電腦也不得不更新成Windows 10。哆啦A夢的道具看似天馬行空,其實仍脫離不了現實生活的框架。科幻電影、小說,就算想描述再怎麼先進的世界,基本上還是有它的界限。不可能全部毀掉再建一個新的,只能固定主要結構,再調整一小部分,而即使只改變一小部分,也可以導致前所未見的結果。

 

  低出生率與高齡化的社會就是這麼形成的吧。從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卻木已成舟,比方說女性的社會地位、教育水準等等。我的父母是相親認識的,那個年代,三十幾歲還沒對象就要擔心了,而且他們當時都只有高中學歷。相較之下,現在人的結婚與生育年齡延後,就算想早點成家立業,反而還有股力量阻撓。

 

  選擇職業也是有股力量驅使。為什麼要考公職?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沒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只是隨波逐流,不知不覺就步上這條路了。或許一開始是有同儕的鼓勵、家人的期待和某種自信吧,對外我也宣稱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但我內心清楚得很,這並不是我自己的選擇,我只是……就像音樂會結束後觀眾的拍手,完全是透過模仿。別人拍手,所以我也跟著拍手。

 

  •  

 

  《隱藏的邏輯》我上星期就看完了,卻花了好幾天猶豫要不要特地為此寫一篇心得,因為有些關於社會心理學的內容我早就知道了。好不容易提筆,寫了兩段又覺得寫不下去。過幾天才又下定決心好好記錄一下。原先自大認為既然書中內容部分已知,那麼應該沒什麼好寫的,沒想到一寫下去竟沒完沒了。這本書除了介紹許多理論,也傳遞了「人類應該謙虛」的訊息吧。

 

ISBN: 978-986-417-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