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橘子思考術》感想
看過《蘋果橘子經濟學》或《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並且喜歡書中觀點與敘事風格的,讀《蘋果橘子思考術》肯定不會失望,讀起來同樣趣味橫生。作者很會說故事,將複雜的思考過程及分析結果整理得引人入勝,看了一頁就會想接著看下去。這回的研究題材有跨國的、跨時代的,還跨越多個領域,這讓我聯想到,整體知識結構只有一個。
如果某個問題目前依舊存在,你可以打賭許多人早已努力過,但還是找不出解決之道。
頁20
世間萬物關聯錯綜複雜,不是每個現象都能清楚分離出因果關係,也不是每個議題都能輕鬆找出解方。看了這本書,我理解到,問對問題很重要,如果問錯方向,可能永遠都找不到正確答案。在此之前,還得先放下心中的道德羅盤、學會說「不知道」、像個孩子般思考。書裡還教人如何掌握「誘因」,藉以改變人類的行為,以及說服他人的技術。最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最後一章竟然教人放棄!
我有多久沒說「不知道」了呢?這句被《蘋果橘子思考術》作者視為比「我愛你」還難以啟齒的話語。回想起來,小學的時候老師或同學問我話,我很常回「不知道」,但我漸漸發現太常說「不知道」不僅會沒朋友,還會與沒責任感劃上等號,於是試著減少說不知道的次數,或換個方式說。本書一開始就顛覆我的既定認知,作者鼓勵大家勇敢說「不知道」,承認自己的無知,不要不懂裝懂。
知識可分成好幾個層級類別,最高層級稱作「已知事實」(known fact),它是可以用科學驗證的,其次有些稱作「信念」(beliefs),我們相信為真,但又難以驗證,這就出現爭議了。而有些問題介於已知事實與信念之間,問不同族群的人,得到的答案可能天差地遠。世上有太多所謂的「專家」,虛張聲勢,預測未來明明非常困難,「專家」(或電視台名嘴、政治人物、股市大師、企業或宗教領袖等等)卻說得信誓旦旦。
在現實人生,「假裝知道」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可能相當驚人。
……如果「假裝知道」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為什麼人們還一直在做這種事?答案很簡單:在多數案例,說「不知道」的代價高過說錯的代價,至少對個人而言是如此。
頁44~45
為何大人比較少說「不知道」?大人真的懂得比兒童多嗎?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大人活得比較久,接收資訊的總體時間自然比較長、總體資訊量也多出一大截,但不見得質精,當中也可能摻很多雜訊。假使有一個既有觀點,新接收的資訊之中,有支持此論點的、也有反駁此論點的,一般人傾向會吸收支持既有論點的,無形中僵化基模。這也是上了年紀以後,較難學習新知的部分原因。
龐大的資訊量造成自以為知道的錯覺,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函授課程全部看完,考試得到的分數卻比去年課程只看到一半的情況下還低。誤以為全部看完就都懂了,事實上,看到後面,前面的卻遺忘了。連這樣有教材明確疆域的知識都會發生「誤以為自己知道」的事,更何況政治、戰爭、全球暖化、財經走勢等等,這些無邊無際的議題,豈不是更容易「自以為是」。
面對知識與未知事物,我認為還是要謙虛,謙虛的方式就是坦誠說「不知道」。把以前的成就、成見通通倒掉,又變成一個空瓶子,不要因以前的成就誤判局勢,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解決問題已經夠難,如果你事先決定自己做不到,只會雪上加霜。
頁76
想要讓自己達成某件看似艱難的事,可能是完成某場馬拉松,或是考取某個資格,或是各種人生道路上所追求的里程碑,首先要注意大腦接收的暗示。要是周遭的人都說「不可能啦」,那可能是在設下人為障礙,這時請拒絕極限吧!重新定義如何抵達目的,試著找出那條被眾人忽略的路徑。
當然,逆水行舟勢必辛苦,要堅持下去必須有個動力,如果努力做這件事本身就帶來「樂趣」,那不是很好嗎?在第五章〈像個孩子般思考〉中,作者提出「享樂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近日流行研究「專家表現」(expert performance),人們希望找出是什麼讓人擅長自己做的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發現?「原始天分」被高估;換言之,達到卓越表現的人士,無論是打高爾夫、開刀或彈鋼琴,他們年輕時通常不是最有天分的那個人,但他們靠著無止境地練習技藝來成為專家。……為什麼感受樂趣如此重要?因為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或是你的行動主義、你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等,你會想要更多。
頁105
我有時會很無聊去查以前同學現在做些什麼,系上最有成就的同學唸了翻譯研究的碩士,又繼續唸博士,也累積不少口譯、筆譯與教學經驗。不過印象中以前大學時期,他的成績並不頂尖,彼時覺得他的英文沒有多好,上課卻老是很積極取得發言權,文法錯還是照樣講,但或許就是因為比別人多了許多練習機會才進步這麼多。
至於我呢,以大學系上所學是否能學以致用來說,出社會後表現算是中下吧。最有成就的同學是當年對系上課程最有熱忱的,能夠樂在其中,確實是比成績還準確的預測指標。
怎麼知道自己對哪個領域最有熱情呢?問自己還不見得能問出個所以然,因為「宣稱偏好」不等於「實際偏好」。第六章提到幾個「誘因」的案例,指出「無論是什麼問題,重點在於找出何種誘因真的會起作用,而不只是你的道德羅盤告訴你應該要起作用的東西」(頁122)。
我們心裡會有一個指標,指引哪種行為比較能被世俗接納,那可能是理想的行為,但實際上真的碰到那個情境,做出來的事往往跟理想中差很多。
第七章介紹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題材:奈及利亞詐騙信中的驚人智慧。在此不做詳述,保留閱讀樂趣。值得一提的是,裡面說明了「偽陽性」(false positives)的棘手。新冠病毒滲透到日常生活以來,「偽陰性」造成的「黑數」讓人提心吊膽。然而,若篩檢不是很有效,「偽陽性」(沒病的被當作有病)也會是個隱憂,「假警報」還會浪費不少社會資源。
開頭提到放下道德羅盤,所以惡名昭彰的奈及利亞詐騙集團竟然可以成為師法的對象?有何不可?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最後說說放棄的好處。我們對放棄有偏見,主要是這三個原因:認為放棄象徵失敗、太在意沉沒成本、忽略機會成本。
你能否做一些事,讓自己或別人的人生更為圓滿、更具生產力、更刺激?這是有可能的,只要你不那麼在意沉沒成本,只要你能放手。
頁191
資源不是一種無窮無盡的東西,如果你不願意拋棄今日行不通的東西,將無法解決明日的問題。
頁192
書中賦予放棄新的定義,支持快速且刻意的失敗,那是為了創新。其實,如果很努力做某件事,最後卻沒做出什麼成果,整個停滯在那,乾脆就放棄吧!放棄並不會一無所獲,至少知道這條路行不通。另外,面臨一些困擾已久,遲遲無法做出決定的事,何不擲骰子決定怎麼做?
其他反思:
新冠疫情演變至今,有保防疫險的人傾向確診後回報,領取保險金,沒有投保的人則傾向當黑數。嗯,當中可能還有涉及道德風險?經濟學家會去探討這一塊嗎?
補充:
- 眼鏡蛇效應(the cobra effect)(參頁136~139),錯誤的誘因造成反效果,使原本預期要矯正的行為(通常具有外部成本)變本加厲。馬克.吐溫曾寫道:「如果想增加美國的野狼、澳洲的兔子和印度的蛇,最好的方法就是懸賞那些動物的頭皮,然後每位愛國者都會跑去飼養牠們。」這讓我想到庇古補貼(Pigouvian Subsidy),政府針對汙染工廠的「減產」行為補貼,短期或許有效,長期則會使汙染工廠林立,製造更多污染,是不效率的。
- 混合均衡(pooling equilibrium)與分離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參頁146~149),當好的跟壞的混在一起,如何去蕪存菁、從一堆無辜之人之中揪出有罪之人?書中寫道:「一個說謊或欺騙他人的人,對誘因的反應,通常相當不同於誠實的人。」這樣利用誘因來使犯人自動現形的方式,作者稱這叫作:「讓你的花園自己除草。」(Teach your garden to weed itself.)
總結一下,這本書可以深入探究的點真的太多了,不論是啟發自生活上或連結到其他書本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套入,激發一些重新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完還會這麼覺得,如果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就是像書裡寫的那樣,那還滿讓人想去唸的!
ISBN: 978-986-213-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