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認真來悲傷》感想

2018-12-31 00:00

 

  轉眼間,這本書在我手上也超過一個月了(我有續借),遲遲捨不得拿去歸還。十一月下旬開始,從第一篇〈何不認真來悲傷〉看起,放在書桌邊,有時不碰則已,一拿起就看得津津有味,一夜看好幾篇,差不多十二月初就整本看完了。從第一篇就喜歡那沉穩內斂的文字風格,看了心裡隱隱有股沉重的悲傷感,果真令人悲傷。接著愈加好奇作者的人生,其實我見過郭強生老師本人,去年(二〇一七年)文學營的時候,那時我還沒讀過他的作品,早知會成為書迷,當時就應該把握機會買書要簽名。

 

  趁著要拿去還之前,還是寫篇心得吧。

 

  我漸漸抓到了訣竅,照顧老人家就是要一個慢字。有話慢慢說,說快了他就不理你。散步慢慢走,走快了他就要回家。吃飯當然也得慢慢來。當我把整個週日都設定在空檔,一副不需要做任何事的狀態,我與他的頻率就慢慢開始接近了。半年多來,我的生活裡也因此多了許多無所事事的週日。

 

  一開始會覺得整天啥也沒做很不安,但是習慣以後發現,這不就是陪伴的真正意思?

頁174

 

  這本書大概可拆成幾個面向,一部分在懷念過世的母親,追憶偷渡上岸的幸福往事,一部分在探討婚姻與家庭問題,諸如兄弟不和、父親外遇,一小部分是關於憂鬱症與同性戀的愛情,還有一部分,當家裡只剩作者與年邁失智的父親,照顧長者的重擔全落在作者身上時,全心全意付出不見得會有回報,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在漸漸走向衰老,人生的下半場,身心該如何調適?

 

  上面摘錄的那段話,沒有浮誇的修辭,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一五一十把經歷的狀況描寫出來,卻是再真實不過的紀錄。凡事講求效率的社會,念了多少書就會反映在考試成績上,賣了多少東西就會反映在業績上,只要有投入或多或少就會有看得見、可以量化的回饋。照顧失智或失能者可能是付出很多很多,卻不會有立即明顯的好轉。然而,又豈能丟下不管?這些課題太過沉重,一般都想視而不見,人大多喜歡看新生兒出生勝過看老人逐漸凋零,隨著出生率居低不高,人均壽命延長,每個人遲早都要適應一方面照顧長者,一方面讓自己即使上了年紀也能在社會上生存。再套句作者的話:「光是嘴上說不靠兒女是不夠的,還得教育他們別把事情弄得更糟才行。」(頁175)

 

  書裡描述的家庭給人的印象是個看似簡單、實則很複雜的議題。首先由兩個相愛的人組成(不說一男一女了),先不管動機是什麼,或許曾經相愛,但後來情感淡了,對於彼此只剩下義務與責任,有一方開始想逃離,但顧及子女,不得不留下來,後來又變成同住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然後老去,換子女承接那個義務與責任。不過,由於共有連綿的回憶,親情難以輕易割捨,在一起生活過才突顯出孤獨與逝去的悲傷。

 

  那些只能追憶或只能舔舐傷痛自我療癒的,便昇華為文字,那正是在看不見希望與光明時最終對自己負責的方式吧。

 

  ISBN: 978-986-320-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