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邊白樓青春夢〉感想
提到柬埔寨,最近的台灣人十之八九會聯想到詐騙。感覺那是個很危險的地方,假使有機會出國自助旅遊一週,應該很少人會選擇柬埔寨吧。化解偏見的方法是接觸,於是我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柬埔寨電影〈金邊白樓青春夢〉,看完的感想是,他們其實跟我們差不多。
英文片名White Building,就是白樓,電影正是在講都更的事。老房子要被拆掉了,每坪補償金少得可憐,我對他們的幣值和物價沒什麼概念。家境普通的,就算拿到補償金也很難在金邊另起爐灶,只好搬離都市,到偏遠的荒郊野外。
都更往往會有釘子戶,這部電影讓我想到台北市。這樣相提並論可能有點失禮,但當我看到金邊的白樓,就聯想到台北也有尚未完成都更的老舊房屋,彷彿上一個年代的遺跡。台北跟金邊都聳立著高得不可思議的高樓大廈,同時又存在著一些較低矮的老公寓,新舊並陳。白樓裡的住戶,有的已在打包,準備搬走;有的則想爭取更高的金額,不願就這麼離開充滿感情的家。
主角桑楠(下稱楠)和父母同住,他的姊姊受不了和家人在一起生活,早已搬出去。楠的父親以前在文化局工作,雕刻家的身分退休後,擔任樓長,負責就房屋拆遷統整居民意見,並與政府官員交涉。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職務,沒效率的開會,掌權者既定的結論。
楠的父親很有責任感,心思都在都更上,承受壓力可想而知,卻放著糖尿病與腳趾傷口不管。這也讓觀眾一窺柬埔寨的醫療,楠的母親先是到藥局買止痛藥,藥師聽聞情況,建議給醫生看比較好。過一陣子,腳趾發黑了,楠陪同父親去看醫生,腳趾要盡快截肢,否則再來要鋸腿,感染到腎就完了。
診所醫生介紹另一位會開刀的醫生,楠的父親不相信醫學,認為醫生只想要賺錢,回家向楠要一把剪刀,把繃帶剪掉,毫無科學根據地用蜂蜜泡腳。
老房子下雨會漏水,天花板發霉,從一小黑點擴散到一大圈,和楠父親的腳傷呼應。後來,洗手台供水出了問題,拆屋之日逼近,住戶越來越少,白樓越來越不宜人居。
楠的父親對待腳傷的態度,看在年輕人眼裡,只能無奈嘆氣。迷信大過科學,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作為子女的能拿長輩什麼辦法?
楠說,夢到父親穿著西裝,他真的很擔心。楠的母親叫他不要亂講話。不知在柬埔寨的文化裡,夢中穿西裝是不是有死亡的含意?
然後出現一幕楠的父親穿西裝站在廢墟的模樣,像夢境又像真實。房子被拆掉時,用好幾個定格畫面呈現,像在觀看紀錄片。
時間來到拆遷後,楠一家在郊區親戚家。楠的父親還在,但左小腿被截肢了。看似團圓之際,楠宣布他的理想,他要跟姊姊一樣搬出去,為了賺錢,為了讓家人有一天能重返金邊定居。
楠的母親不以為然,好不容易團聚,兒女卻紛紛離家。楠說每個週末都會回來,但楠的母親覺得一星期才回家一次太少。亞洲父母是不是普遍不希望小孩離自己太遠?我在外縣市工作,每月回家兩次。過年圍爐,親戚問家母,有沒有把拿手菜滷豬腳教給我,家母回答,說我都在北部工作,沒時間教。我聽了心想,我那麼常回家!講得好像我在國外工作,一年見不到幾次面似的!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從年輕人的視角去拍的,和家人相處所遇到的價值觀相左、生活上的摩擦,讓我很有共鳴。宗教信仰上,柬埔寨是佛教國家,開頭影中人物拿香拜拜許願,看著有幾分熟悉。
類比電視、馬路旁的沙塵土路、興建中的高樓、要滅不滅的燈泡等等,從螢幕中看見的不只是發展中的金邊,我彷彿看到過去的台灣。破機車上三貼、未戴安全帽、把妹尬聊講的沒營養台詞,又恍若一條你我都不會再走回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