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左巴》感想

2017-02-23 00:00

 

  希臘作家卡山扎契斯(18831957)的代表作《希臘左巴》一書,主要內容是描述愛情海中的克里特島上,左巴引領著K君重新思索生命、體驗與他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左巴,一個年邁卻始終放蕩不羈、精力充沛的開礦工人;K君,一個年少、懷抱高遠理想卻不識時務的書呆子。他們偶然邂逅,結伴同行、彼此相知相惜,最後左巴又孑然一身遠行。因此,本書展現在讀者眼前的不只是克里特島豐腴美麗的想像,不只是左巴與K君的人物刻畫,還有一連串關於肉慾與靈魂、感性與理性之間精采的對白。

引用自封底介紹

 

  封底介紹只用數行字,即為整整四百多頁的小說,勾勒出大概的架構。我想自己絞盡腦汁,可能也寫得沒那麼精準到位,索性直接引用。正如上一段文字所言,這是一對忘年之交的故事。左巴和書中的年輕人(左巴喊他「老板」,先前的朋友叫他「書呆子」)性格呈鮮明對比,一個感性、衝動、活在當下,另一個理性、壓抑、沉浸在先哲的思想裡。

 

  最初知道《希臘左巴》是由於《路西法效應》某一章偶然提及,後來到圖書館本欲找其他書,卻先發現書背字體較清晰可見的《希臘左巴》。會讓我想一頁頁看下去的理由,則是在年輕人K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克里特島上有褐煤,年輕人出資金,左巴出勞力。左巴到礦坑幹活,年輕人就在書桌前寫作,或閱讀,或到附近散步。總覺得我的生活跟書中的年輕人有些相似,與飽經風霜的左巴相比,太沒有歷練,日子太過安逸。沒有經歷過冒險,就好像虛度此生。年輕卻沒有年輕該有的活力,行為受既成想法牽制,處處受限。關於青春,左巴這麼詮釋:

 

  「我的朋友!啊!但願我像你這樣年輕!我將會不顧一切地衝入每一樣事物!不顧一切地衝入工作、酒、愛情——一切的一切;我將不怕上帝或魔鬼!那才是真正的青春!」(頁345)

 

  年輕該做什麼?有人說,應該趁年輕,身體健壯時到處走走,到世界各地旅行,飽覽國外的風景,經驗文化的衝擊。我並不反對這樣的想法,但是光是這樣想,尚有不完備的地方。我的看法是,何時何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誰、心裡感知外在事物的方式,還有遇到什麼樣的人。我曾經住在高級飯店心裡卻堆滿憤怒,也曾經住在低價旅館卻心裡充實。有些人出國過無數次,卻仍有很深的種族偏見;有些人一生從未出國,談起話來卻像個世界主義者。

 

  書裡有一段這麼寫道:

 

  我(年輕人K君)的外祖父住在克里特島上一個不大不小的村落裏。每天晚上他總是提著燈籠在街上走來走去,看看是不是碰巧有陌生人來。他會把他帶回來,讓他大吃大喝一頓,等吃飽後,他就會坐在長沙發上,點上土耳其長煙斗和煙袋,然後轉過身對著這個客人——現在該是他回報這頓慇勤款待的時候——用一種蠻橫的語氣說道:「講話!」(頁70)

 

  年輕人的外祖父一生沒有離開過家鄉,卻認識了許多異國人,從他們的言談中,得知外國的事情。不需要離開家,自然就有外國人跑來。看到這一段時,覺得很有趣,我想了一下,不知道這個年代還能不能這麼做。我想起以前大學課堂上的交換生。也許我應該邀他們來家裡坐一坐的,或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頓飯,然後請他們盡情把家鄉的事情說給我聽。

 

  年輕人延續他外祖父的狂熱,藉由左巴之口,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左巴的閱歷可豐富了,談過好幾場感情,做過數不清的職業,流浪到好幾座城市。一開始,年輕人問左巴為何要跟他、能做些什麼,左巴回答:

 

  「為什麼!為什麼!難道一個人不能不問為什麼地做一件事嗎?說做就做,只因為他這麼做!」(頁11)

 

  好有氣魄!我也想這樣回答周遭的親朋好友,當他們問我現在在做什麼(職業),為什麼要這麼選擇時。其實大部分的決策是說不出所以然的,人類是有限理性,只能看到事物一部份的樣貌,並非全知全能,沒辦法在當下就看出整體脈絡。就算是經過深思熟慮,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有的考慮選不出最完美的,僅能選出當下相對其他選項較能接受的。

 

  理性有限,生命亦有限,不妨學學左巴的豁達與乾脆吧。還有一則關於工作的對話,是左巴以前與一位老公公:

 

  「有一天我(左巴)找到一個小村莊去,一位九十歲的老公公正忙著種一棵杏仁樹。『嗨,老公公!』我喊道:『你在種杏仁樹?』而他,照舊彎著腰,只是轉過頭來說:『孩子,我不斷工作,彷彿我永遠不會死似的。』我則回答道:『我不斷工作,彷彿我隨時都會死掉似的。』老板,我們到底哪一個對?」(頁48)

 

  左巴提出的問題,永遠的泰然與隨時的威脅,人應該抱持哪一種態度而活? 因為相信自己還有明天,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而努力,還是因為察覺死亡的逼近,每天抓緊僅存不多的時間而努力?而努力又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確定的將來,還是為了確定的死亡?如果從人終歸一死的角度來看,左巴似乎是正確的,死亡的到來比未來遠景的實現還要肯定。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永遠不能確定哪一個先發生。

 

  《希臘左巴》充滿哲理的對話將我吸引住了,以致於我以為劇情的推展相當緩慢。到了最後幾章,死亡變得真實。先是島上一個單戀的男子跳海自殺,村民將此怪罪給一個寡婦,復活節的時候,寡婦慘死在村民的私刑中。接著左巴在克里特島結交的老女友賀恬絲夫人病逝,那更是一幅悽慘的畫面。賀恬絲活著的時候,村民對她敬而遠之,因為她年輕時太風流。到她要離開人世時,貪婪的民眾在她家門口守候,不是出於關心,而是想趁機搜刮她的遺物,鍋子、鞋子、一些破衣服……,著實令人不勝唏噓。

 

  結局好像在開場就定好了。克里特島的採礦事業最終以失敗收場。左巴初識年輕人時即說:「……不管我走到哪裏,我是有新的戲法,什麼事情都會變糟。」(頁14)到故事進入尾聲時,左巴信誓旦旦舉行鋼索鐵道試車儀式,場面弄得很盛大,還找來山上的和尚(他們想藉機要村民捐獻),村民集合起來,還準備了豐盛的烤全羊大餐。連續試了四次,鋼索鐵道的樹幹總是失控砸了下來,結果村民全嚇跑了,來募款的和尚也為了保全性命逃之夭夭。失敗的結局對比大陣仗的儀式,實在諷刺。

 

  想到自己投資的錢全泡湯了,建設全毀了,一般人的反應不外是怨天尤人、難以接受,甚至從此一蹶不振。但是年輕人卻高興得與左巴一起大啖炙燒羊肉、舉杯飲酒。然後,這是年輕人第一次請左巴教他跳舞,以前他從不跳舞的。左巴也高興極了:

 

  「現在你,我的小伙子,也會跳舞,也已經學會我的語言了,我們還有什麼事情不能交談呢?」(頁427)

 

  我回想生命中交過的朋友,有沒有像左巴一樣的人。年輕人因為認識左巴而改變,與左巴相處的那段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繽紛的時候,左巴的性格、人生觀已經在無形中滲入他的思想。他們後來又分別踏上各自的旅途,而且那一次分離後再也未相見。但是左巴留下的影響是深遠、不可抹滅的。

 

  這就是摯友吧!摯友不會一直陪伴在身邊,但是留下的形象、精神會長存彼此的心中。潛移默化的改變。

 

  ISBN: 957-551-993-0